唯一跟補拍鏡頭沒什麽關係的演員隻有任家華,反正他近期也沒有通告,跟著劇組走一圈就當做免費旅遊了。

    又是半個月之後,辭別了眾人,劉清山就進入了緊張的後期剪輯當中。

    9月15日,《大事件》正式上映。

    開場技術含量十足的八分鍾長鏡頭,就幾乎晃瞎了觀眾們的眼睛,至少華國的電影裏還很少見到這種技術含量特別高的運動長鏡頭。

    用數分鍾的長鏡頭,來展現一場讓警方頗為恥辱的槍戰,精彩且更顯敘事功力。

    不僅完全發揮出了偽紀錄片式的真實感,同時也勾勒出了所有當事人角色的狀態,以及冷靜客觀的敘事態度。

    長鏡頭一向是導演們不敢輕易嚐試的拍攝手法,因其極容易出現幹澀枯燥的副作用,畫麵之沉悶會直接導致觀眾昏昏欲睡。

    在這組畫麵裏,長鏡頭和手提晃動鏡頭比比皆是,大量地注入了寫實感,營造出了所有人物以靜製動取得最大的對峙感,場麵效果可謂是震撼人心。

    這種高度風格化的槍戰鏡頭,格外彰顯出主角的凶悍異常,甚至頗有些霸氣側漏的既視感,並且一開場就緊緊地抓住了觀眾們的投入,每分每秒都充滿了緊迫感。.伍2⓪.С○м҈

    沒浪費哪怕一幀的畫麵電影功力,同樣驚駭到了很多同行導演,或許他們在內心感歎電影新時代的即將到來吧。

    整部電影從來不是著重刻畫誰,卻能讓每一個人物都展現得淋漓盡致。

    它所講述的絕非是一件簡單的貓捉老鼠的事情,其背後所蘊藏了一些發人深省的內容,比如對發生緊急事情時危機公關的方法,本片中具體告訴我們危機公關中關於媒體公關的實施策略。

    劇情精彩連連,在一場警匪激烈槍戰之中,有sir主動向匪徒舉雙手投降,警方力求挽救其在公眾麵前的好形象,不惜出動大規模警力,進行一次“真實的現場直播警抓匪的好戲”。

    始料未及計劃不如突發,故事並非如此順利,警方利用篩選、剪接、拚湊、編排好以為天衣無縫的真實直播片段,輿論風向開始被正麵。

    但匪徒不甘示弱,把真實的現場還原至網絡,引起市民以及媒體一片轟然。

    甚至匪徒與人質燒菜做飯圍桌吃飯,而警方“以牙還牙”討好現場媒體,給每人送上一盒午餐,實質上借以溫暖媒體企圖引導媒體寫正麵輿論。

    接下來將直播、媒體、輿論的反應這些元素,加入了警匪之間的心理戰,也讓這部片子有了自己的鮮明特色。

    關於細節處的描寫,也是不同於以往警匪片的慣常拍攝手法。

    比如兩個匪首拉家常一般的交流方式,充滿著人間煙火氣,壞人也是常人,也是柴米油鹽,也曾經想好好過日子。

    這部片子表達出來的東西很多,但沒有一點多餘感,帶給人豐富、飽滿而且壓縮的高級感。

    把整個場景微縮在一天、一地、一個居民樓裏密集地完成,大量采用流暢連貫的一鏡到底拍攝。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