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企業而言,在找代言人時,不但要分析其人氣、個性、區域化影響等因素,還應考慮他的專一度,以及其知名度、職業、形象、個性、品行的細致化分析等等。

    尤其是在歐美這樣的發達國家和地區,類似的調研更加係統和科學,流程還是很繁瑣的。

    但也並不是說會因此而延誤代言人的各項利益,一般情況下在草簽之後,品牌方就是適度的加以宣傳,上一次寥寥跟隨劉清山回京都召開的公宣會,就是這種形式的宣傳。

    可行內人都知道,這隻是營造代言人聲譽、提升其社會影響力的一種手段而已,距離全麵性的廣泛傳播還差得遠呢。

    隻是凡事就有例外,這些繁瑣的所謂調研也多隻發生在頂級品牌範疇,其他的中小品牌就靈活得多,當然他們也有資格申請類似的調研來提升自己的市場價值,但如何選擇還是要看大老板是否樂意迎合這種新潮流。

    另一個品牌就是這種情況,這就是劉清山接到的第一個代言合同的野格利口酒。

    這個具有兩百年曆史的利口酒中的勞斯萊斯,就對這樣的調研行為嗤之以鼻,按照他們總公司歐美大陸第一總監威利斯的話來說,類似的公司就是行業大騙子,憑借著三寸不爛之舌忽悠各大品牌商口袋裏的錢而已。

    因而劉清山跟他們的合作,簡單到在雙方律師在場的情況下,以現場談判的方式就能當場解決。

    甚至如果之前有合作基礎的話,據說簽字儀式就更簡單了,確認過合同裏的關鍵數據後,就能簽字碰杯了。

    此時距離劉清山跟野格利口酒的合同還有大半年,但對方雖然做事痛快卻也並不是傻瓜,明知道劉清山的未來可期,眼下又有一係列密集的商業運作,不抓緊時間落實後續的代言合同,等到了期限來臨時,價格隻會更高。

    因而早在劉清山跟他們合作的三個月後,對方就有續簽合同的打算了,哪知他們不傻,劉清山更精,怎麽會不知道多拖一個月,身價就會高上一層。

    況且隻打他代言後,所有專營野格利口酒的地方都懸掛上了他的大幅宣傳照,僅僅是這個極其簡單的代言方式,就讓廠商銷售額度飆升。

    要知道他代言的區域才僅僅是北美地區,這款德國烈酒的最大市場在歐洲,盡管那裏已經有了極深的市場根基,占據了總銷售額的六成,但亞洲大陸目前卻是一片空白,擁有的人口基數卻是歐洲的六倍之巨。

    在得知劉清山近兩年會把事業重心留在亞洲後,野格利口酒跟他續簽合同的欲望就更強烈了。

    而且他們是經過了市場調研的,以華國為例,京都、申城、羊城、圳深等大城市,已經有野格利口酒開始進入高檔酒店,但所有的采購渠道隻有通過香江這一條線。

    有限的進貨渠道,卻營造出供不應求的大趨勢,並且品色單一。

    如果能有效的擴展營銷力度,勢必會讓野格利口酒進入更多的市場,甚至走入普通家庭。

    因而這一次他們是帶著滿滿的誠意前來的,劉清山正因為了解到這些,才決定在僅僅履行了幾個月的代言職責後,準備接受隨後幾年的代言合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