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達洛城唐人街的時候,其中一條街道上已經布置得一片華國紅,到處是熱鬧非凡的節日氣氛。

    這裏有一棟並不比相隔不遠的華國影城小多少的宗室祠堂,不過裏麵供拜的不是某一姓氏,而是關二爺。

    因為關二哥是忠義的化身,而對於海外華人來說最講求的就是忠義二字,所以,這裏的人就把關二哥當作心中的神來崇拜。

    其實華國人對關羽的忠義都非常崇拜,尤其在港、澳、台同胞和旅居海外的華人那裏,對於關公的祭祀、崇拜,依然熱潮未退,形成了一道獨特的文化風景線。

    在曆史上,各朝各代的君主都推崇關二爺,恭敬為“武財神”,這些遠在海外的華人各行各業拜祭關公,也就不奇怪了,他們一是求財,二是推崇互信,團結,義氣。

    這種互信,團結,就具體體現在了這個華商總會上,當然這個總會隻是身在老美這個國家的華人範圍,但規模可是巨大,影響力在所有海外華人組織裏也屈指可數。

    既然是建製完善的民間組織,就會有相對影響力的華人團體來具體管理,這個團體就是洪門,起源於明末清初的一個地下秘密組織,流傳到至今,為海外華人保留住漢傳文化居功至偉。

    華商總會的老會長黃誌雄、現任會長年爾槐都是洪門中一員,而洪門的總會設在老美的檀香山,因此把華商總會視為洪門總會的一個分會也不為過。

    所以,在劉清山到來後才正式舉行的一係列活動,也帶著濃濃的洪門開壇的儀式感。

    近百位資深會員整齊站在香壇前,開香有主香人,盟誓人,甚至有背插紅旗、黑旗、藍旗、執法、青剛五色旗的五位管事分別宣讀祖訓或者各項禮儀口號。

    而後由年爾槐以“三把半香”供奉,在場的每人雖不需下跪,但也需要像是跟遺體告別一樣躬身致禮。

    而且據劉清山的觀察,並不是隨便什麽人都有資格列入這百人隊伍裏的,而且圍觀的上千名華人或洋人麵孔,此時的麵目表情是很謹慎的。

    祠堂外麵還有好幾千人在圍觀,同樣沒有什麽人會發出很大聲的聲音,因為會立刻有人在人群裏阻止。

    三把半香點燃之後,氣氛就隨意多了,雖然還有不同的供奉儀式,但顯然並沒有真正的洪門有那麽多的嚴苛規矩,已經有人在交頭接耳了。

    一切儀式程序走完,百人隊伍才宣告解散,劉清山就馬上被人引領到祠堂裏最大的那個房間。

    說它是房間也不準確,因為隻有頂棚而沒有四壁,外麵的圍觀人群能很輕易的看到裏麵情形。

    而且還沒等他屁股落到椅子上,就陸續有人搶上前來圍著他了,而且多以老幼婦孺為主。

    好在他身邊一直有前後兩任會長始終陪著,黃誌雄也嘴裏一直不停地介紹。

    能在第一時間進入到這裏的人,當然隻會是唐人街上的最有資曆華人的親戚,劉清山也不會記住對方到底是什麽來頭,隻需要給這些阿公、阿婆、三姑。四侄女等人禮貌地回上幾句就可以了。

    金溪善等人現在則被安排在另一處房間裏,據說隨後的酒席也在這裏置辦,而且酒菜並不是交由酒店提供,而是唐人街一些老戶的家裏親手做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