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王朝由2016(m.sszxxw.)的書迷們免費提供分享,在線閱讀,更多好看的請收藏本網站

    本高特和德霍曼克裏斯二人心裏很明白,劉青山肯把自己的電音作品拿出來,就在意味著傻瓜龐克日後可以拿它來正式演出,他這個人的名氣實在太大了,對於如今剛剛處於名聲初顯階段的團隊而言,無疑是個絕佳的宣傳炒作良機。

    傻瓜龐克今天能被邀請進入巨星們的休息室,絕不是因為他們的影響力已經足夠,而是電音這個最新潮行業目前僅屬於名聲乍起,而他們又是這個音樂流派裏的先鋒派,佼佼者,跟娛樂圈裏的真實地位關係不大。

    電音的出現雖然由來已久,起源於80年代的歐美,其使用範圍相當廣泛,電影配樂、廣告配樂,某些流行歌、搖滾樂中都經常會出現,隻是常人不易發覺。

    真正使用電子音色所創造的音樂,主要還是源自於夜總會裏的DJ操作盤,近幾年,隨著越來越多的電子合成器、效果器、電腦音樂軟件、鼓機等“樂器”的不斷出現,才讓這門音樂形式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

    實際上所謂的DJ是這些音樂的製作者並不是很確切,或者說是一種誤解,DJ是隨DISCO發展起來的,發展到現在已成為一種職業名詞,並不是音樂曲風,那些歌曲實際為電子音樂或電子舞曲。

    而真正的電音就是像本高特、德霍曼克裏斯這樣的發燒友,把電音從現代電子舞曲裏單獨剝離了出來,在吸取了朋克的精神內核之後,做出了一種機械、重複,卻同時富有變化,充滿藝術性的音樂新類型。

    的但它並非二人的獨創,而是早在80年代後期就有人在試圖發展它,很可惜那時候的科技水平太低,至多是基於多軌錄音技術的不同應用而已。

    後來隨著以布魯斯為基礎的黑人的教堂音樂成為了福音歌,然後世俗化成為了靈魂樂之後,然後再進一步注重節奏感、律動感、低音,就成了節奏感強烈並且低音很有特色的放克音樂。

    而放克的許多元素被迪斯科音樂吸收進去作為打底的基礎節奏,這些放克元素在迪斯科風格中被完全吸收、內化,對後世的電子舞曲有著深遠的影響。

    後來在此基礎上衍生出了電音的雛形,繼而在越來越多高科技電子設備的出現後,才最終形成現在的純電子音樂。

    不過,即使發展到現在,也僅僅是一種新的音樂科技而已,除了歐美地區的某些狂熱愛好者們,還少有人專業涉及。

    其實更專業的電子音樂研究所有很多,而且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就出現了,直到八十年代MIDI技術的正式誕生,以及能有效控製複雜的樂器軟件不斷被開發出來。

    最近幾年,當電腦科技已經變得更容易接近並且音樂軟件已經進步,與音樂製作互動的科技現在已能實用化,因而得以支持與傳統音樂音樂表演型式不同的實踐方法:例如,膝上型電腦表演。

    他們兩個很幸運的很早接觸到了膝上型電腦表演方式,又以過人的音樂天賦讓其發揚光大,進而成為了音樂領域的一盞明燈照亮全球,但距離日後堪稱聲光效果十足的電子舞曲表演先驅還差著那麽一點。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