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來到錄音室外麵的兩人,身邊圍滿了試聽的人。

    聽到了劉青山的話,錄音師表達了他的觀點:“嗯,我也有同樣的感受,金小姐的嗓音條件似乎有了很明顯的進步,尤其是在感情的運用方麵!”

    這也是劉青山上述一番話的真實感受,或許是因為《勇氣》極度符合了金溪善的此時心境,從而使得她能夠第一次真正的全身心投入。

    而作為一名業餘的歌手,能有一次很深刻的感情投入演繹一首歌,會就此激發這個人對於演唱技巧的嶄新認知。

    甚至可以說從此徹底改變了純業餘的狀態,劉青山從她的嗓音條件從70多,一下就提升到了90幾,就能很形象的感受到。

    超能造星儀的嗓音條件的100滿格,也是專業歌手的入門階段的開始。

    他有信心讓金溪善在親身接觸到不同類型的演唱風格後,會對她的歌唱技能有個質變般地提升。

    也隻有真正達到專業水準,他才敢讓金溪善開始錄製首張專輯。

    金溪善不出意外地有些不自信,畢竟她還不是一名專業歌手:“現有的幾首歌都是抒情歌,搖滾風格的歌曲我能夠掌握嗎?”

    劉青山笑著解釋:“並不是你想象中的純正搖滾,再說那種嘶吼的演唱方式並不適合你的嗓音條件。所以,隻會是一首輕搖滾,應該適合你的甜美嗓音。”

    他的下一首歌會拿出那首《燕尾蝶》,華麗的搖滾曲風,同樣走的是為愛癡狂路線,這也是符合金溪善首張專輯的主題風格。

    他並不急於推出這張專輯,而是等到《神話》的正式放映之後再趁熱打鐵,從此夯實金溪善在華國娛樂圈中的較高嶄新定位。

    “山子的思路是正確的,你的嗓音條件有點一曲定型的可能,適當地嚐試一些抒情之外的風格,有利於更廣聲域的開拓!”

    終歸是專業的,錄音師的評價一語概括了劉青山的打造計劃。

    金溪善相對單調的甜美嗓音,比不了那些純專業歌手,能夠勝任任何一種風格的歌曲演繹。

    劉青山無疑幫她選擇了一條更容易走的發展捷徑,更重要的是,金溪善擁有別人沒有的專人切身為她打造作品的巨大優勢。

    而且劉青山目前創作的每一首歌,都具有極高的品質。

    因而那位錄音師很敏感地認識到了這一點,他的話裏具有很大成分的羨慕之意。

    接下來的幾天,劉青山陸續“創作”出了《會呼吸的痛》,《可惜不是你》。

    在那間錄音棚裏,他為這五首歌都錄製了相對完整地小樣,以便於在某個合適的場合,讓金溪善有個一鳴驚人的表演。

    至於那首《知否知否》,則是錄製一個正式版本,算是滿足了金溪善的一個小小心願。

    回到京都已是九月底,第一次隨同劉青山一起來到新房子。

    從金溪善稍有紅暈的臉龐上,可以看出她那一刻的心情是忐忑裏帶著幾分興奮地期待,並因此而不勝嬌羞。

    旁人很明智的選擇了避開,比如樸惠珍和提前趕回來的於毅等人,隻是打過了電話後,並沒有上門打擾。

    至於擁有一間專屬房間的陳祖明,也打來電話說是提前回香江了,裏麵自然也會避開的含義在裏頭。

    自打一進門,劉青山就趕到了幾次的驚喜。

    首先在衣帽間裏,看到了很多金溪善提前預備好的換洗衣物,其中說明了什麽,他心中有數。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