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為了把這一版瘋瘋癲癲的老頭子詮釋好,劉青山專門為趙良打造了一種詭異的步法,借以突出老頑童在頑皮可愛,裝瘋賣傻外表下隱藏的極深修為。

    此刻因為車耕的虎步,他忽然有了另一種想法,那就是讓老頑童去學金輪法王的步法,來增加劇裏的搞笑看點。

    不消一個小時,匆匆趕來的巴英和趙良都初步掌握了新步法,所營造出來的效果果然讓人眼前一亮。

    平叔還沒說什麽,庫納勒已經在和自己的老鄉悄聲念叨了:“原來這就是設計之妙,看似簡單的改動,卻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神奇。”

    他與之對話的是薩米爾,庫納勒的四位師弟之一,其餘三位還留在香江的劇組裏,是因為形象上有些差距,日後怕是要專職武打設計了。

    薩米爾點頭稱是:“劉先生要我們來這個劇組,不全是為了花拳的練習,而是汲取動作設計中不被人看到的那些經驗。華國武術博大精深,怎麽樣把兩種不同的招式表現出來,起到的效果會有巨大改變!”

    他是指由巴英使出來的虎步,跟趙良依樣學出來的效果竟然有著天壤之別,一個威凜霸氣,冷意巍然;一個照虎畫貓,靈活怪異而有喜感。

    此時已是晚飯時候,利用了這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動作小組已經把明天的重頭戲實際完成了。

    利用有限的空閑時間,劉青山隻是為了盡心盡力的完成工作,而這一次的動作改變,可是對兩位演員有著很重要的意義。

    巴英還好說,他的主業是導演,演員這個行當對他來說更多的是興趣。

    而趙良就不同了,因不是專業出身,因為身材、長相又被限定在某一類特型演員的行列,所以一個好角色對於他今後的演員事業至關重要。

    老頑童這個角色以前已經有那麽多個版本作為案例了,趙良也希望他能青出於藍,由此讓人意識到他演技出彩的地方。

    所以這次的版本他下了很多功夫,把周伯通雖然十分頑皮卻十分睿智,而且有時候給人非常可憐的感覺算是研究出點門道了。

    雖然說是駕輕就熟,趙良版的周伯通已被人蓋棺定論為最貼近金庸老師小說的一個人物。

    但如何把這一版本的周伯通,打造成張導口中的若隱若現的大智若愚,怎麽樣詮釋的恰到好處,一直是趙良苦苦鑽研的問題。

    誰曾想,僅靠劉青山今天的偶然間靈感大發,就把周伯通最合理的搞笑效果設計了出來。

    臨走時,不同於巴英隻是含笑向劉青山豎起了一根大指,趙良則是一個勁兒的在他身邊道謝。

    毫無疑問,隻要明天的拍攝能夠被全部采納,這一版的中周伯通更出彩,幾乎沒有意外。

    別小看隻是一個場麵的拍攝,若是今後始終按著這種設定延續下去,超越前版的希望很大,畢竟有了模板在先。

    劉青山不太在意旁人對他的看法,無論明的暗的,因為他一直在努力堅持著不為外界所幹擾。

    擁有了超能造星儀這樣的無敵作弊器,他隻需要按部就班的一步步實現就可以了。

    因而對來自於趙良的感激,他手指車耕:“要謝就謝他,別看年紀小,他的龍行虎步使出來比平叔還地道!”

    龍行虎步就是五禽戲裏的虎戲起步姿勢,類似如外八字腳的步伐走法,的確是平叔也沒有徹底掌握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