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2004年年初已經有了數碼攝影機,但膠片的質感是數碼無法比擬的。

    這是因為膠片的放大投影到屏幕上,層次感、色彩飽和度、光影感和清晰度都是非常好的,而數碼的綜合來講就差一些。

    更重要的一點是,使用膠片的成本還是相對較低的,這也是任何導演會偏愛膠片的深層原因。

    一整天下來,所有的演員尤其是武行們都癱坐了一團,也正如劉青山昨天預測的那樣,直到晚上的十點才的收工。

    劉青山並沒有休息,而是圍坐在小會議室列席導演組每一天的拍攝總結。

    劇情那一塊他不會發聲,也隻有關乎武打畫麵的內容時,才會參與進去。

    不出所料,一天的拍攝讓所有的導演組成員大加讚賞。

    這些人是本身雖不是武行出身,由於接觸過的類似劇目多了,都具備不俗的評判眼光。

    尤其是張大胡子,他不隻是個武術愛好者,還是目前國內武俠劇的頂尖人物,他的評判標準在娛樂圈幾乎就是硬性標準了。

    但就是他今晚的語氣也是相當的和藹:“不得不承認,山子所帶領的動作組給了我巨大驚喜,無論武打效果的新穎程度還是過程的流暢,都是我今生僅見。”

    沒有人認為他的話有何不妥,現場的情況所有人都在關注,特別是有了之前香江武行的比照,他們今天算是真正開了眼。

    所有參與到武打鏡頭特寫中的人,都能做到的動靜相間中的長短互用,巧打硬進,招招剛健樸實,緊湊連貫,便是行外人也能看出其中的不俗。

    特別是有郭靖的場麵,劉青山的演繹更是突出,單單是那些不需調動威亞,就能一氣嗬成的閃跳騰挪,足以震撼到每一個人了。

    這樣的驚人畫麵,再由攝影機誠實的記錄下來,此時再一幀幀的反複觀看,更有驚駭效果。

    “我甚至想把每一個畫麵都換成慢動作,隻可惜那是嚴重違背劇情的傻子行為,沒有人真會這麽幹的!”

    張大胡子的話引來哄堂大笑。

    在打鬥的最關鍵,最激烈的時候,加入慢鏡頭和特寫鏡頭,是任何影視劇常用的手法。

    人物的一招一式經過慢鏡頭的放大,汗水在空中揮灑的鏡頭都能看的十分清楚,能給觀眾帶來很強的視覺衝擊和震撼。

    而且,也能突出的表現出正麵人物的英勇和壞人受到懲罰的結果,彰顯了人物的形象。

    但這種比較簡單慢鏡頭處理方法,如今的動作片中運用的漸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新的處理方法。

    那就是將暴力的動作優美化,打鬥動作變成了舞蹈,慢動作變成了一場華麗的伴奏。

    劉青山所涉及的武打動作,正是使血腥暴力的武打動作變得更有詩意,利用了武術中動作的柔美和諧來淡化暴力上的血腥,更多突出了動作上的美感。

    他對於導演組的誇讚,並沒有往心裏去,在他的心目中,目前隻是自己混飯吃的名氣積累階段。

    “隻要導演組滿意就成,都是自己人,我也說些實在話,平叔的隊伍還是首次拜托了香江武行,自行承辦大劇組的動作設計,所以他們的認真態度隻會從頭至尾,不然今後可再沒這樣的機會了。”

    他的言外之意眾人當然能聽得出來,那就是等到他的鏡頭拍攝完成,目前的動作組完全有能力接下來的任務。

    “即便是這樣,你也不能撒手不管,得好好地幫平叔教出幾個好手來。你放心,這一次我們的合作愉快,就會有源源不斷地通告資源找上門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