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律師,你現在明白了山子很可能是故意表現出來的嗎?踏實下心來看戲吧,說不定他還有後招。”

    於毅的話,的確引起了王煥生的思考。

    劉青山則對於於毅轉投過來的目光視而不見,“大家都嚐嚐,我的廚藝是不是能比得上酒店的那些大廚?”

    看到庫納勒始終在一股勁地奔著各種菜式努力,心裏還是蠻得意的。

    他可是知道自己的徒弟來自天竺,口味上對咖喱的情有獨鍾。

    不止是他,漫步在哪裏的任何城市街頭,經過食品店,一股濃鬱的咖喱味撲麵而來,這種味道幾乎伴隨著,堪稱“國味”了。

    而且各種教派在飲食上有許多不同的禁忌,如伊斯蘭教徒不吃豬肉,天竺教徒基本上不吃牛肉,甚至完全素食。

    甚至正統的回教徒不能喝任何含酒精的飲料,逢齋月,在日出到日落這段時間更是禁止一切飲食。

    所以說如果宴請天竺人,一定要弄清楚客人的宗教信仰,以免發生不愉快的事。

    幸好庫納勒自小習武,又曾經到少林寺待過幾年,除了對咖喱的偏好始終沒變之外,倒也能接受華國飲食。

    因此相比昨天酒桌上的其他天竺人,他算是適應能力最強的了,而且對酒類並不排斥。

    不過那位克拉姆就不同了,他有著許多天竺教徒眼中,有地位、有修養的人是不吃肉的,隻有低賤者才吃肉的宗教理念。

    這種人甚至羞於談論食肉,如果你冒昧和一個天竺人談起哪種肉食品好吃,對方的臉很可能立即會漲得通紅,就像一個男人向一個未婚女子問起那種事情一樣。

    “庫納勒,給我指指,這桌上的菜你喜歡那幾樣。”

    顯然樸惠珍對這個天竺人也極感興趣。

    庫納勒嘴裏含含糊糊的指著那幾盤葷食:“這個,這個都好吃,還有那個燉雞,如果再配上咖喱的辣味就更完美了。”

    咖喱本身沒有辣味,而是特意添加的,因為有了辣味的點綴,其味越發鮮美,更刺激食欲。

    至於庫納勒能食葷腥,是因他本身就是練武之人,加上從小就闖南闖北,跟絕對正統的天竺飲食已經截然不同了。

    “他們華國的火鍋你吃過沒?改天哥摸帶你去火鍋城,嚐一嚐已有1900多年的曆史的真正傳統口味!”

    樸惠珍雖是女兒身,卻生得一副男孩子的淘性脾氣,也就是常言裏的頑皮。

    這不,在得知庫納勒是劉青山的首徒之後,就在很執著的逼迫著對方稱呼她姑姑,而寒國的這個稱呼是讀go  mo(哥摸)音。

    為了這個哥摸,一直對樸惠珍有很大好感的於毅,便屢次誘騙庫納勒稱呼自己哥摸不,因為它在華國是姑父的意思。

    於毅雖有三十幾歲的年紀了,卻始終未婚,導致已經結了婚的樸惠珍很是無奈。

    她跟自己的老公感情雖算不上太好,畢竟還是有了兩個孩子的,但總不能因為這人欣賞自己就敬而遠之吧。

    所以關乎兩人之間的隱約曖昧關係,毛少充最是喜歡拿出來當作爆料。

    劉青山對此也是大感好奇,畢竟這幾人是昨天才認識的,他更好奇樸惠珍居然沒明確表示拒絕。

    還不等庫納勒回答,樸惠珍就接到了電話。

    待得她走回來時,已是另一副表情:“山子,你猜是誰給我來的電話?”

    “還用猜麽,必定是你在京都台的關係!而且,她告訴了你具體的播放時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