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珍姐,我也記住你了,這事從頭到尾都是你在張羅。”

    劉青山沒忘了樸惠珍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

    “你能記住就行了,不過下午我就不出麵了,到底還是個外國人,就怕有心人暗地裏拿它說事。”

    此時的樸惠珍也收起了平時的隨性,並沒有針對著回懟。

    劉青山剛有點恍然大悟,王律師就笑道:“今天過後,你和金溪善之間的事就會眾所周知,隨時隨地會成為關注的焦點,畢竟她在寒國可是天後級的人物!”

    轉眼就到了3點整,開著樸惠珍公司的車來到後,劉青山就隻帶著王煥生悄然出現在第八錄音棚側門外。

    3點10分是記者會的開始時間,眼下已經能看到正門前密密麻麻的人影了。

    這些人當然也是樸惠珍幫著聯係的,其中居然還有來自寒國的記者團隊。

    說是團隊一點也不誇張,蓋因他們的更專業攝像隊伍在人群裏相當的紮眼,即使是來時車上的匆匆一瞥,也能看出那一撥人的與眾不同。

    與國內一眾攝影器材相比,他們的裝備精良,三腳架不是國內通用的利拍、圖瑞斯,而是德國薩拿和米勒。

    280的機器裏裝的也不是卡套加SD,而是原裝記憶卡。

    液晶屏的遮光罩不是臨時用煙盒。

    而且八號錄音棚剛一打開,記者們一擁而入後,就更看出寒國人拍攝套路的成熟。

    每個攝像都知道自己該幹嘛,能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

    這種殊別與其他打遊擊似的記者的專業團隊,顯然是有備而來。

    盡管因沒事先得到樸惠珍的通知,劉青山一時間有些驚詫,但轉念一想之下,就隨之恢複了淡定。

    像是這樣的國外參訪記者,會有隨隊翻譯的,他一瞬間產生的顧慮也就此消失。

    果然在電視台派出的臨時主持人宣布開始之前,就有現場韓國方麵的人起身詢問:“劉先生,等會兒開始後,可能需要我這個寒語翻譯,到時請給個方便!”

    在場的內地記者雖然驚訝,卻也不感到奇怪。

    如今的社會輿論裏不僅隻有劉青山的負麵性新聞,還有事關金溪善在攝製組裏遭受生命之危的傳言。

    不過暫時沒什麽人知道劉青山也在那部叫做《神話》的電影劇組裏,而且跟金溪善事件有何牽連。

    應該是有人在近兩天放出了風來,隱約將兩件事強拉到了一起。

    隻是目前的電腦網絡還遠沒到普及的時候,各類傳言依舊處在人傳人以及報紙、電視媒體的傳播方式。

    所以現場的大多人僅是對此有所聽聞而已。

    生怕由於寒國人的意外出現惹怒到國內記者,劉青山趕忙揮手示意那人坐下。

    “我不知道貴國的記者為什麽會出現在這裏,但本著想要受到各大媒體和其他方麵的高度關注的原因,你們的到來我很感激!但是,因之前並沒有此類準備,隨後的提問環節是沒有考慮到國外記者的,這一點還請你們諒解。”

    他的話自然引來國內記者們的欣慰眼神,畢竟隻是一場打著事實澄清的普通見麵會。

    再怎麽說也是自己家裏的事,有些話是否說出口,跟現場有沒有外國記者的區別很大。

    然而那位寒國人卻不樂意了:“無論哪國的記者都具有合法的參訪權,何況是這種對外公開的記者會了,我抗議劉先生的匆忙決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