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州這才接話:

    “山子這小子在橫店混跡了多年,有點名氣的人,見過了都會記在心裏。這一點我不如他,性格上有些個別,不太關注這類瑣事!”

    這個人其實年紀不小了,和陳龍是同歲,今年剛好整50。

    他做事個性突出,一向頗有主見,而且很有能力。

    早在20年前執導首部電視劇處.女作《今夜有暴風雪》就一舉成功,在當年的華國大地風靡一時,獲獎無數。

    但他更熱愛電影,在電視劇事業蒸蒸日上時,出人意料的選擇了激流勇退,去北京電影學院讀書了,學了兩年導演專業課程。

    那兩年期間,他已經開始拍片了,是一部軍人題材,雖然未被公映,但並未影響他對電影的專注。

    但畢業之後的那段日子是非常難熬的,沒人給他投資影片,掙不到錢,生活得很拮據。

    於是常常把自己關在屋裏,玩自閉,一天隻吃一頓飯,就是在街邊大排檔點一個5元錢的煲仔飯,還把煲邊刮得幹幹淨淨。

    1992年一個偶然的機會,一個朋友介紹孫州去拍東粵某牙膏的廣告片,他抱著好奇心接了這件活。

    一試才知道,自己還能幹這一行,不經意地發現,原來拍廣告是可以賺錢的,是可以有事做的。

    漸漸地,他又走進了廣告界,並在這方麵頗有建樹,接連拍攝了好幾個大品牌唯美而獨具創意的廣告片。

    但錢多了,他反而更對導演電影有興趣了,於是再一次重操舊業。

    由於有了經濟基礎,再加上認識不少廠家的人,有了人投資,就連續拍出了好幾部具有廣泛影響的片子。

    這一次通過私人關係進入劇組,是他又打算涉足商業片的拍攝了,跟在陳龍身邊學些相關經驗,還真不是借口。

    劉青山馬上就明白了陳龍的打算,但嘴裏沒有說出來,隻是一邊做洗耳恭聽狀。

    果然孫州的話音落下,陳龍馬上笑著說了:

    “有了你的個性,才會有隨後的那些作品!但我知道,你的野心絕不是為了什麽商業片,最終目標是想讓自己的電影進軍國際吧?”

    聽話音,兩人之間以前並沒有談論過這個話題。

    陳龍今天不做掩飾的提起來,孫州也沒有表現出半點難為情,而是所問非所答地回道:

    “有一陣子圈子裏流行一句話:要想慢性自殺,就去做電影吧。雖然是句玩笑話,但很真實,那種經曆真能把人逼瘋!”

    他的言辭裏,顯然是在指自己最落寞的八年時光。

    “我喜歡文學家沈從文,喜歡他的氣節,喜歡他的名言:不讓我說我可以不說,但不代表我沒有這個能力。曾經有人開玩笑的勸我改行:當演員多輕鬆,有錢掙,有人給穿鞋子,有人給打傘,不高興了還有人哄。哪像當導演,誰哄你呀!大事小事全你一人擔著。是陳龍大哥給了我鼓勵,有一句話讓我開始了重新審視自己。”

    “是麽?你怎麽從沒跟我提起過?”

    陳龍的表情很誇張的表現出驚訝來。

    “你曾經跟我說過,既然鍾愛它,就去認真地對待你的電影吧,至少老得快死了的時候沒有遺憾!”

    “我說過嗎?我的天,豈不是說我又把你拉進來這攤子渾水?”

    “說是渾水也不錯,但哪個行當裏不是這樣?還是你的原話,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江湖!不過你說我的野心是打入國際影壇,這一點並不否認,雖然知道自己的性子,極有可能會是個巨大障礙!”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