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7章  考效  (求訂閱)

    孟昭不曉得幾人心中對他的評價和懷疑,熱切的邀請入座。

    有侍女端來香噴噴的糕點和熱騰騰的茶水招待他們,本來的陌生散去幾分。

    孟昭尋思片刻,主動開口,考察令狐銳這位備受孟繼祖稱讚的良將之才,到底水平怎麽樣。

    孟昭選取了兩點來考驗對方。

    第一,是如何練兵,這是很關鍵的一點。

    大將再厲害,再勇猛,不代表底下的士卒也是如此。

    故而能否練成一支精兵,是考驗帶兵之人的基本要素之一。

    關於這一點,令狐銳早有腹稿,首先告訴孟昭,練兵之法,雖然根據個人的習慣,性格,能力不同而有所改變,但大體上,必須要凸出強調幾點。

    其一,是服從性,要得就是聽從指揮,堅決服從命令,令行禁止,軍令如山。

    這是一支軍隊的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若是兵不從將,上下不一,那麽便無法如臂指使,戰鬥力堪憂,更有下克上之危。

    其二,是隊列陣法,以訓練兵卒的協調,默契,這是一支精兵與烏合之眾的最根本區別。

    以此為基礎,才能繼續練習各種戰術配合,各種陣法排布,演化,直至能激發軍陣殺伐之力,聚集大軍之能,以人陣化天地之陣,力不可敵。

    其三,則是在隊列合格的基礎上,進一步追求兵卒個人戰力的提升,比如力小的要增力,遲鈍的要訓練敏捷性,心性軟弱的要盡量壯其膽魄。

    其四,一定要做到賞罰分明,底下那麽雙眼睛看著,若有什麽不公之處,很可能就成為大軍崩潰的導火索,這一點也十分重要。

    ……

    如此種種,算是一支可戰,能戰精兵的基本素養。

    具體到具體將領,行事方法各有不同,也就各有側重。

    有的人喜歡調教白紙一張的良家子,有的人喜歡訓練已經有一定武力基礎的武夫。

    也會多出一些其他的練兵之法,比如強調軍紀,秋毫無犯,或是在大戰後,鼓勵掠奪廝殺,激勵軍卒凶氣,都是各自的側重與不同之處。

    純以打仗來說,能贏的兵就是好兵,就是精兵,沒什麽高低上下之別。

    但若是在打仗基礎上,還涉及戰略部署,政治訴求,那麽一些戰鬥力勇猛但軍紀不行的兵卒,很明顯就算不上精兵。

    令狐銳講的興起,還專門挑了幾個具體的例子說給孟昭聽,更加生動形象。

    孟昭隻通過這一點,就有了底,至少令狐銳是個很有靈性的將領,打仗不說,練兵就頗有研究,不是那種二把刀。

    第二,孟昭提出行軍打仗中的一些疑難問題。

    具體說來,就是他最近研究兵書戰策,以及曆史中著名戰役所發現的疑惑。

    這裏麵包含許多方麵和層次的知識,有天文,有地理,有安營紮寨的要素,有麵臨遭遇戰的反應等等,堪稱包羅萬象。

    這裏麵固然存在著考驗的想法,但也不乏請教的意思。

    令狐銳表現的倒也還算符合孟昭的認知,人比較謙遜,懂的東西,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不懂的東西,也清楚明白的告訴他,很是踏實誠懇。

    這就足夠了,如果令狐銳真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能勘測人心,那孟昭也不用混了,直接躺平,等著令狐銳給他帶兵打仗就行了。

    作為助手而言,令狐銳完全夠格,將來或能給他謀取一個副將的位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