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這個故事是真實不虛的,那麽白蟒與王莽二者之所以那麽了不起,根源就是作為白帝子的身份,白帝應是遠古的大神,雖消失無蹤,但絕不會殞落,應是離開此世,在另一界追逐更強神通。

    白帝子,等同於神之子,還是先天神魔之子,何等的強勢,貴氣?

    當今的皇族與這等神人相比,隻能淪為傭人,丫鬟之流。

    且不提這一碼,單單王莽其截斷大漢氣運的壯誌以及手腕,就足以成為名傳萬世的猛人。

    大漢氣運,和武道氣運,真論起來,應該是武道氣運更濃,更重。

    畢竟是貫穿了這一整個世界的體係,是力量的主流,代表著天意垂青。

    區區大漢幾千年的時間,焉能和這與世同休的武道氣運相比擬?

    以此來看,能截斷武道氣運之輩,比起王莽,縱然差,也差不了多少。

    那普度教的兩個年輕人也是巴巴的望著紅蓮和尚,似乎也是頭一次聽到這種隱秘,充滿了渴求和探知的欲望,這等隱秘,他們竟是從沒聽過,今日有幸聽到,也是一種機遇。

    紅蓮和尚歎息一聲,說不出是什麽複雜的心境,道,

    “有可能的,這個人具體的名字已經不可知,隻是當時的人們叫他作算盡蒼生,指代他學識通天徹底,可與那些千古流芳的神人比肩。”

    算盡蒼生?在場幾個人都有些吃驚,當然,更多的還是詫異,因為他們並沒有聽過絲毫有關這個人的信息,仿佛這隻是紅蓮和尚杜撰出來的。

    倒是如孟昭,元賓,這等出身大家族的子弟,若有所思,因為算盡蒼生這個人他們並不曉得,但他的後世隔代傳人,卻並不陌生。

    其人號稱在世諸葛,是當時大雍太祖北堂恭身邊的第一軍師,可惜英年早逝,在大雍建立前過世,但死後依然被太祖追封為神機侯,配享大雍太廟,也是本朝配享太廟的第一人。

    似普度教諸人,以及牛大力這等邪魔道,對於大雍本朝曆史研究不深,神機侯又早早過世,聲名不顯,沒有留下子孫後代,自然沒什麽關注度,更不要說他還隻是算盡蒼生的一個隔代弟子。

    孟昭和元賓之所以熟悉,也全因為世家子弟,都會進行這方麵的教育,屬於是一種基本且必須掌握的知識,而孟昭雖是假冒的,但真孟昭對他的培養不遺餘力,務求盡善盡美,當然不會落下這方麵的知識。

    “算盡蒼生,出生於皇明之末,相傳此人乃是十世血孽之命,天難容,地難養,生來就是大凶大惡,大險大亂之人,注定要荼毒天下,禍亂蒼生。

    然,這個人是個不世出的奇才,有所際遇,無意中得到一步龍甲金章,參研了悟當中的法門,窮究天機,得悉自己的命格與天命,反而激發了他的鬥誌。

    天說,他凶惡,險亂,會使得天下動蕩,百姓流離,偏偏算盡蒼生宅心仁厚,行之一處,必行善事,結善因,得善果。

    然而,天高莫問,縱然算盡蒼生竭力避免自己亂世,這世道終究還是亂了起來,且禍亂源頭之一,竟曾是他一念善心生發,救下的一個孩童,長大成人,野心勃勃,有所奇遇,逆天改命,得到莫大氣數增持,掀起了浩大的造反浪潮,直接擊碎了大明國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