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5章  勘測,氣機,天地人  (求訂閱)

    孟昭看得連連點頭,感悟頗深,對於魏七和薛應的武功,自有一番理解。

    尤其是魏七,他曾與其真切交手,氣勁與氣勁碰撞,交織,此時又旁觀者清,更如掌上觀紋,把握其武道脈絡,纖毫畢現。

    假如現在的孟昭和魏七再交手,拿下他將會輕鬆許多,這既有孟昭從九天伏魔劍法感悟頗深的緣由,也和魏七被孟昭看透有關。

    相比之下,瘸腿老頭,陳家母子,以及張敦隻是看個熱鬧,眼見兩團水中蛟龍一般磅礴的氣機和身影不停碰撞,個中關竅,如何運轉真氣,這一招如何使用,那一招如何破解,盡都一無所知。

    隻能說暴殄天物,浪費了一次寶貴的觀摩和感悟的機會。

    交手至二十招左右,魏七本來處於下風的局勢已經被他扭轉過來。

    他所長武功雖隻是殘篇,但無上魔功,縱然五分之一的精要,依然有著莫大的玄奧與威能在其中,拳腳簡單質樸,然頗有一種大巧若拙的韻味在其中。

    一招一式,莫不如風雷匯聚,山石滾滾,氣韻雄壯,偏又夾雜靈活多變,吸斥兩異之力在其中,變化無窮。

    這也是魏七的優勢所在,真氣已經由量變達成質變,隻要讓他緩過氣來,總能漸漸挽回頹勢,除非似孟昭那般,極有針對性的窺破他真正的破綻。

    相比之下,薛應的氣勢則已經逐漸回落下來,不過威脅卻不減反增。

    原本土黃色氣刃煞氣滾滾,濃烈外放,帶著攝人心魄的魔力,氣勢強盛。

    然而,隨著他氣機回落,真氣內斂,煞氣也消隱不見,不是消失,而是收斂鋒芒,宛如刀藏鞘中。

    故而氣刃愈發顯得凝實厚重,每一道兼具刀劍之淩厲,大地之厚重。

    但,相比起魏七的真氣不減反增,耐力十足,薛應到底沒有典韋那等立於大地之上便有無窮神力的境界,真氣已經開始逐漸走精巧細膩之路,可見恢複速度,已經逐漸跟不上他的消耗速度了。

    他雙足兩大氣竅,乃是以通幽之法,凝練的還神竅,獨立於九竅之外的第十竅穴,也是這門奇功的妙處所在。

    然,武功無極限,他作為一個凡人,卻終有極限。

    一開始成百上千的氣刃攻擊,他氣勢鋒芒正盛,完全撐得下來,現在隨著戰鬥愈發激烈,交手次數增多,以及魏七帶來的壓力越發之大,薛應已經開始感受到壓力,也開始精打細算起來。

    出手的方式不變,依然是凝練氣刃,發出攻勢,然,選取的時機,手法,俱都是慎之又慎,往往魏七攻三招,薛應才回敬一招,斬擊的,依然還是魏七氣勁薄弱不諧之處。

    同時,大部分時間,薛應倚仗的都是自己那精妙絕倫的步法輕功,飄逸自然,仿佛縮地成寸。

    隨著他手段的展露,孟昭雙眸泛起紫色光暈,若有所思,喃喃道,

    “他這套功夫,乃是以步法為基,算法為主,勘測對手與腳下大地之氣機勾連,尋兩者不諧之處加以重擊。

    是了,所以他看似是用步法不斷的躲避魏七的凶猛攻勢,實則,是借此調整自己的位置,引導魏七變化身位,不斷的顯露新的破綻,如此才拖延下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