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章  略有所得  (求訂閱)

    先賢所著武學寶典,武人比拚過程所生餘韻,乃至天下奇觀奇景等,都可作為一種武道底蘊,被孟昭所捕獲,消化,積蓄,最終化作破關的資糧。

    眼下情形便是如此,魔尊殿既為邪魔道頂級大宗,武學自有其獨到奧妙之處。

    分化兩側的激戰中,顧司南與欒業平爭鬥,火氣十足,聲勢也頗為浩大。

    顧司南用的是一套掌法,綿綿無盡,狀若輕巧,然內藏乾坤巨力,招招都猶如驚濤拍岸,配合自己的那掣如疾電的身法,化作一條浩蕩奔湧的江流,圍繞著欒業平大舉衝擊,濤浪上漲,永不停歇。

    甚至於連遠隔的孟昭,都隱隱能聞到一股淵澤的水腥氣。

    早在孟昭還是後天武者的身份時,就見過顧司南的武功,與一般邪魔道武功不同,武學根基走的是很稀罕的正道,大江東去,明月相伴,江月意境高妙,自是一等一的精妙法門。

    相較之下,欒業平就顯的魔氣森然,招式詭譎,以指爪招數為眾,周身湧動著一條條細若發絲的真氣線,柔軟而多變,具備堅韌,毒氣腐蝕,鋒利如刀等特性,配合指爪之招,變化無窮,和氣勢愈發奔騰強悍的顧思南鬥個不可開交。

    孟昭眼神飄忽,閃爍華光,兩眼湛然若神目,不知不覺,竟已看出欒業平的武功根基,應該是源自某門以蛛為神形創出的邪魔道武功,對於真氣的操縱,精細雕琢,遠遠在一般先天之上,孟昭都遠不及。

    畢竟,孟昭也好,顧司南等人也罷,都可以凝聚真氣,化作堅若鋼鐵,力重泰山的門道,發揮莫大威力,卻很難將真氣操控的如此精細,比擬發絲。

    且不是一條兩條,而是千千萬萬,不可計數,這完全可以說是難如登天。

    其中當然有武學本身的精妙法門加持的因素,還有,就是武學道路的不同。

    似孟昭,不論是早期的羅漢童子功,還是後來修持赤旗令,又或是赤龍都天秘典,均為陽剛猛烈,霸道威橫之神功,以力,以勢為勝,橫掃對手。

    而欒業平的功夫,顯然走的是以巧破拙,以技勝力的門路,如此,在這個方向上不斷精進,參研,自能以一份力,發揮三分乃至五分功,再加上其武學本身有心法指導,方才有這般表現。

    孟昭若有所思,盡管他一直有心加強對自身力量的驚喜操縱,卻始終不盡如人意,隻能算是中等水平。

    探究起來,原因之一,在於孟昭修為一直在突飛猛進,每過一段時間,必有一個大的進步和躍遷,也使得他很難有充分的時間來精細,精微的掌控這份力量,哪怕做到了,很快又會被打破這個平衡。

    原因之二,則是他的氣血太過熾烈,旺盛,好似一頭真龍,難以收束。

    真氣本身也帶有一股強橫的意誌,驅動不難,但精巧到分化成絲,近乎一個大難題,除非有特殊的操縱法門。

    當然,還有一些小因素,這裏就不一一分析,主要還是外界因素過多。

    孟昭自身,其實一直是有意識的在朝這方麵努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