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零財商的孩子比比皆是。一些孩子從小亂花錢,享受過於“高檔”消費,而另一些孩子不會獨立消費,不會規劃自己錢財的用途。教會孩子獨立理財比直接給其一大筆金錢更有意義,家長應給孩子的財商教育“補課”。

時下高消費的孩子又何止謝穎一人。各大中小學周邊,眾多商家都目不轉睛地瞄上學生,各類促銷活動、誘人的折扣,讓眾多學子們心慌手癢。一身名牌、胸前掛手機的學生們,選購著價格不菲的文具,選購新款MP4.校園內外,孩子們有的打著手機,有的發著短信,紛紛邀約同學小聚。隨便打聽一下手機費用情況,高的每月150多元,少的也不下五六十元。一些大學生說:“現在小學生都開始玩手機、MP4了,再不玩我們也要‘落伍’啦。”“錢花光了以後怎麽辦?”他們不以為然地說:“現在的大學生都是‘月頭的財主、月底的花子’,用完了就‘各顯神通’蹭去。”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有多少並不富裕的家庭,父母抱著對兒女們“成龍”“成鳳”的美好心願,在子女們的軟磨硬纏中,勒緊褲帶不得已而為之。有的孩子不顧家長債台高築也要圖虛榮、講排場,吃喝消費向廣告看齊,用品消費向名牌看齊,人情消費向朋輩看齊,美容消費向明星看齊,沒錢就向父母伸手,從不考慮父母的艱難和賺錢的不易,自食其力意識更無從談起。

種種現象,反映出部分青少年個人理財意識、技能的缺失和低下。這些狀況,不僅對青少年自身發展不利,對家庭和社會也帶來嚴重的負麵影響。

培養“有存才有得”

理財專家建議,家長帶孩子上銀行或在櫃員機取錢時,即可隨機教育孩子,能在銀行或櫃員機取錢是因為父母辛苦賺錢先存放在那裏,需要用時才提出,讓孩子明白錢不是源源不絕或不勞而獲的。讓孩子了解“想要”和“可以得到”之間的差別,並控製自己的欲望。

家長要訓練孩子正確對待“零用錢”。首先,父母須培養孩子記賬的習慣,具體可以設計一份簡單收支表,教孩子記錄每天的收支,定期檢討,同時要注意從旁協助孩子養成好的用錢態度。另外,可以引導孩子建立“分享”的理財觀,引導孩子可把零用錢的一部分用於幫助別人。

提早規劃教育準備金

除了讓孩子從小養成儲蓄的好習慣外,父母也應該提早規劃準備好子女的教育基金。

由於教育費用是相對固定的,所以教育基金不適宜投資風險過大的產品(如股票),以免因為風險造成經費不足。

對於教育金的準備,可以有多種選擇。目前,許多保險公司都推出了教育險,可通過資金返還的形式為不同年齡段子女提供教育金。基金定投也是不錯的選擇,通過積少成多,為子女儲蓄教育經費。

另外,銀行理財產品也是不錯的選擇,如民生銀行的“錢生錢A”理財賬戶,根據客戶授權的存款組合方案,將活期存款中屬於定期性質的部分自動轉成定期存款,免除客戶在定、活期存款之間反複選擇的煩惱。

當今這個時代的孩子是先學會花錢後學會掙錢,在花錢和掙錢之間有一個真空:理財。沒有經過理財教育的孩子,很多隻知道花錢,缺乏正確的消費觀念和創造財富的能力。如果說學校生活是社會生活的前奏和預演,在這個時代,理財教育不應該再是一個空白。尤其是我們致力於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致力於培養適應時代要求的複合型人才,孩子理財教育就更不能缺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