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融期貨的概念含義

    金融期貨(Financial Futures)指以金融工具為標的物的期貨合約。金融期貨一般分為三類,外匯期貨、利率期貨和股票指數期貨。金融期貨作為期貨交易中的一種,具有期貨交易的一般特點,但與商品期貨相比較,其合約標的物不是實物商品,而是傳統的金融商品,如證券;貨幣、匯率,利率等。金融期貨交易產生於本世紀70年代的美國市場,1972年,美國芝加卅商業交易所的同際貨幣市場開始國際貨幣的期貨交易。1975年芝加哥商業交易所開展房地產抵押券的期貨交易,標誌著金融期貨交易的開始。現在,芝加哥商業交易所、紐約期貨交易所和紐約商品交易所等鄙進行各種金融工具的期貨交易,貨幣、利率、股票指數等都被作為期貨交易的對象。目前,金融期貨交易在許多方麵已經走在商品期貨交易的前麵,占整個期貨市場交易量的80%以上。成為西方金融創新成功的例證。

    與金融相關聯的期貨合約品種很多。目前已經開發出來的品種主要有三大類:

    (1)利率期貨,指以利率為標的物的期貨合約。世界上最先推出的利率期貨是於1975年由美國芝加哥商業交易所推出的美國國民抵押協會的抵押證期貨。利率期貨主要包括以長期國債為標的物的長期利率期貨和以二個月短期存款利率為標的物的短期利率期貨。

    (2)貨幣期貨,指以匯率為標的物的期貨合約。貨幣期貨是適應各國從事對外貿易和金融業務的需要而產生的,目的是借此規避匯率風險,1972年美國芝加哥商業交易所的國際貨幣市場推出第一張貨幣期貨合約並獲得成功。其後。英國、澳大利亞等國相繼建立貨幣期貨的交易市場,貨幣期貨交易成為一種世界性的交易品種。目前國際上貨幣期貨合約交易所涉及的貨幣主要有英鎊、美元、德國馬克、日元、瑞士法郎、加拿大元、法國法郎、澳大利亞元以及歐洲貨幣單位等。

    (3)股票指數期貨、指以股票指數為標的物的期貨合約。股票指數期貨是目前金融期貨市場最熱門和發展最快的期貨交易。股票指數期貨不涉及股票本身的交割,其價格根據股票指數計算,合約以現金清算形式進行交割。

    金融市場的逐步發展產生了紛繁複雜的金融商品,構成了金融風險的源泉。根據各種合約標的物的不同性質,可將金融期貨分為三大類:外匯期貨、利率期貨和股票指數期貨。其中影響較大的合約有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美國長期國庫券期貨合約,東京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TIFFE)的90天期歐洲日圓期貨合約和香港期貨交易所(HKFE)的恒生指數期貨合約等。

    外匯期貨,是指協約雙方同意在未來某一時期,根據約定價格—匯率,買賣一定標準數量的某種外匯的可轉讓的標準化協議。外匯期貨包括以下幣種:歐元、日圓、英鎊、瑞士法郎、加拿大元、美元等。利率期貨,是指協議雙方同意在約定的將來某個日期按約定條件買賣一定數量的某種長短期信用工具的可轉讓的標準化協議。利率期貨交易的對象有長期國庫券、政府住宅抵押證券、中期國債、短期國債等。股票指數期貨,是指協議雙方同意在將來某一時期按約定的價格買賣股票指數的可轉讓的標準化合約。最具代表性的股票指數有美國的道。瓊斯股票指數和標準。普爾500種股票指數、英國的金融時報工業普通股票指數、香港的恒生指數、日本的日經指數等。

    2.金融期貨的產生和發展

    所謂金融期貨,是指以金融工具作為標的物的期貨合約。金融期貨交易是指交易者在特定的交易所通過公開競價方式成交,承諾在未來特定日期或期間內,以事先約定的價格買入或賣出特定數量的某種金融商品的交易方式。金融期貨交易具有期貨交易的一般特征,但與商品期貨相比,其合約標的物不是實物商品,而是金融商品,如外匯、債券、股票指數等。

    基礎性金融商品的價格主要以匯率、利率等形式表現。金融市場上紛繁複雜的各種金融商品,共同構成了金融風險的源泉。各類金融機構在創新金融工具的同時,也產生了規避金融風險的客觀要求。20世紀70年代初外匯市場上固定匯率製的崩潰,使金融風險空前增大,直接誘發了金融期貨的產生。

    1944年7月,44個國家在美國新罕布什爾州的布雷頓森林召開會議,確立了布雷頓森林體係,實行雙掛鉤的固定匯率製,即美元與黃金直接掛鉤,其他國家貨幣與美元按固定比價掛鉤。布雷頓森林體係的建立,對戰後西歐各國的經濟恢複與增長以及國際貿易的發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時,在固定匯率製下,各國貨幣之間的匯率波動被限製在極為有限的範圍內(貨幣平價的±1%),外匯風險幾乎為人們所忽視,對外匯風險管理的需求也自然不大。

    進入50年代,特別是60年代以後,隨著西歐各國經濟的複興,其持有的美元日益增多,各自的本幣也趨於堅挺,而美國卻因先後對朝鮮和越南發動戰爭,連年出現巨額貿易逆差,國際收支狀況不斷惡化,通貨膨脹居高不下,從而屢屢出現黃金大量外流、拋售美元的美元危機。

    在美國的黃金儲備大量流失,美元地位岌岌可危的情況下,美國於1971年8月15日宣布實行“新經濟政策”,停止履行以美元兌換黃金的義務。為了挽救瀕於崩潰的固定匯率製,同年12月底,十國集團在華盛頓簽訂了“史密森學會協定”,宣布美元對黃金貶值7.89%,各國貨幣對美元匯率的波動幅度擴大到貨幣平價的±2.25%。1973年 2月,美國宣布美元再次貶值10%。美元的再次貶值並未能阻止美元危機的繼續發生,最終,1973年3月,在西歐和日本的外匯市場被迫關閉達17天之後,主要西方國家達成協議,開始實行浮動匯率製。 在浮動匯率製下,各國貨幣之間的匯率直接體現了各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狀況,反映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則表現為各種貨幣之間匯率的頻繁、劇烈波動,外匯風險較之固定匯率製下急速增大。各類金融商品的持有者麵臨著日益嚴重的外匯風險的威脅,規避風險的要求日趨強烈,市場迫切需要一種便利有效的防範外匯風險的工具。在這一背景下,外匯期貨應運而生。

    1972年5月,美國的芝加哥商業交易所設立國際貨幣市場分部,推出了外匯期貨交易。當時推出的外匯期貨合約均以美元報價,其貨幣標的共有7種,分別是英鎊、加拿大元、西德馬克、日元、瑞士法郎、墨西哥比索和意大利裏拉。後來,交易所根據市場的需求對合約做了調整,先後停止了意大利裏拉和墨西哥比索的交易,增加了荷蘭盾、法國法郎和澳大利亞元的期貨合約。繼國際貨幣市場成功推出外匯期貨交易之後,美國和其他國家的交易所競相仿效,紛紛推出各自的外匯期貨合約,大大豐富了外匯期貨的交易品種,並引發了其他金融期貨品種的創新。1975年10月,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推出了第一張利率期貨合約——政府國民抵押貸款協會(GNMA的抵押憑證期貨交易,1982年2月,美國堪薩斯期貨交易所(KCBT)開辦價值線綜合指數期貨交易,標誌著金融期貨三大類別的結構初步形成。

    目前,在世界各大金融期貨市場,交易活躍的金融期貨合約有數十種之多。根據各種合約標的物的不同性質,可將金融期貨分為三大類:外匯期貨、利率期貨和股票指數期貨,其影響較大的合約有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美國長期國庫券期貨合約。東京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TIFFE)的90天期歐洲日元期貨合約和香港期貨交易所(HKFE)的恒生指數期貨合約等。

    金融期貨問世至今不過隻有短短二十餘年的曆史,遠不如商品期貨的曆史悠久,但其發展速度卻比商品期貨快得多。目前,金融期貨交易已成為金融市場的主要內容之一,在許多重要的金融市場上,金融期貨交易量甚至超過了其基礎金融產品的交易量。隨著全球金融市場的發展,金融期貨日益呈現國際化特征,世界主要金融期貨市場的互動性增強,競爭也日趨激烈。

    3.金融期貨的基本特性

    期貨是一種衍生產品,必須依附於基礎產品。而按基礎產品的不同,可分為商品期貨和金融期貨兩大類。與商品期貨相比,金融期貨有以下幾個特性:

    一、金融期貨的基礎產品為金融產品。

    金融期貨不可能憑空出世,它總是以某種或某幾種傳統的金融產品為基礎;有些基礎產品具有實物形式,而某些則根本沒有實物形式(如股指期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