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民經濟獲得了快速穩步的增長。與此同時,國民收入分配格局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個人收入逐年提高。個人收入的提高必然帶來個人金融投資意願和能力不斷增強。然而現實狀況是,我國個人收入水平與個人金融投資活動並不匹配。

    據統計,截至2005年12月末,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255元;城鄉居民儲蓄存款突破14.1萬億元,人均儲蓄已超過1萬元,而其他金融投資,如對有價證券、保險等的投資與銀行存款相比則微乎其微。過於單一的投資行為和結構使我們反思,究竟是什麽因素製約了個人金融投資行為呢?除一些經濟因素外,文化因素也會對個人金融投資行為產生重要的影響。

    經濟學認為,個人的金融投資行為通常與投資者的消費動機密切相關,其投資的目的是使自己的財富保值增值,從而使自己的消費安排得以實現,使自己的消費效用得到提高。生命周期理論和永久收入假說都把人們的儲蓄當作是對於自己收入波動的調節。當收入高於自己所預期的消費水平時,進行儲蓄;當收入低於預期的消費水平時,提取儲蓄,從而使自己的一生消費效用穩定在預期的效用水平上。

    當研究者發現僅考慮物質財富方麵的消費已無法解釋儲蓄及投資現象時,便力圖通過引入投資者對於社會地位等非物質財富的追求來進一步解釋儲蓄和投資的形成。一旦經濟學家把投資者的投資動機從物質消費擴大到對非物質財富的追求,經濟學事實上便開始注重其他非經濟因素,尤其是文化因素對個人金融投資行為的影響。

    社會心理學研究表明,個人要進行社會推理,解決問題,通常不是花大量的時間去收集相關信息,而是利用已有的記憶信息來分析問題。這些信息被稱為“基模”。基模的存在,使得個人的社會推理過程變得自動、快捷。基模的研究有兩個基本的結論:

    其一是所有的人都具有某些基模,他們用這些基模來解釋他們的經驗。個人如果沒有基模,任何新問題、新情況都會讓他們無從判斷。

    其二是不同文化體係的人可能具有不同內容的基模,文化會影響個人心理的認知“基模”。中國有句古語:“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從社會心理學層麵分析,這就是人們獲取“基模”的過程。隻有通過讀書與實踐,才能豐富個人的“基模”,對所遇的社會現象作出貼近事實的決策和判斷。

    中既有宏觀經濟方麵的因素,也有投資或投機者心理方麵的因素。總結起來,以下是影響股指期貨價格的主要因素。

    1.期貨合約的多空供求關係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