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民雜處而各有所能。所能者不同。此民之情也。大君者。太上也。兼畜下者也。下之所能不同。而皆上之用也。是以大君因民之能為資。盡包而畜之。無能去取焉。是故不設一方以求於人。故所求者無不足也。大君不擇其下。故足。不擇其下。則易為下矣。易為下則莫不容。莫不容故多下。多下之謂太上。

    ——《慎子》

    譯文

    民眾混雜居處在一起,各人做各人的事情,每個人的專長各不相同,這是民眾的實際情況。人君高高在上,對下麵各有專長的人材都能兼容並蓄。雖然民眾的專長各不相同,但都能為君主所利用。所以,通達的君主把民眾的各種專長作為自己治理國家的資助,盡力包容他們,精心培養他們,對他們不隨便加以取舍。因此,君主不在一個方麵尋求人材,所以君主的要求沒有得不到滿足的。君主對臣下不故意挑剔,所以各種人材就充足。君主不挑剔臣下,臣下就比較容易做事。臣下容易做事,國家的各種人材就沒有不被包容的。君主能包容各種各樣的人材,處在下麵的人就自然增多。處在下麵的人越多,君主的威望就越高。

    法家智慧故事

    慎到是戰國時期趙國人,原來學習道家思想,是從道家中分出來的法家代表人物。慎到在《慎子》一書中表現出來的思想具有明顯的道家和法家的特點,慎到的思想是老莊道學與法家的合流。慎到認為君主在治理百姓時要因其所能,不要偏取,有所去取,這樣才能富足。

    孟嚐君是戰國時齊國的貴族,他曾被齊王任為相國。相國在戰國時又稱“丞相”,為百官之長,可見官位顯赫。孟嚐君在薛邑,招攬各諸侯國的賓客以及犯罪逃亡的人,很多人歸附了孟嚐君。孟嚐君寧肯舍棄家業也給他們豐厚的待遇,因此使天下的賢士無不傾心向往。他的食客有幾千人,待遇不分貴賤一律與田文相同。孟嚐君每當接待賓客,與賓客坐著談話時,總是在屏風後安排侍史,讓他記錄孟嚐君與賓客的談話內容,記載所問賓客親戚的住處。賓客剛剛離開,孟嚐君就已派使者到賓客親戚家裏撫慰問候,獻上禮物。有一次,孟嚐君招待賓客吃晚飯,有個人遮住了燈亮,那個賓客很惱火,認為飯食的質量肯定不相等,放下碗筷就要辭別而去。孟嚐君馬上站起來,親自端著自己的飯食與他的相比,那個賓客慚愧得無地自容,就以刎頸自殺表示謝罪。賢士們因此有很多人都情願歸附孟嚐君。孟嚐君對於來到門下的賓客都熱情接納,不挑揀,無親疏,一律給予優厚的待遇。所以賓客人人都認為孟嚐君與自己親近。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