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謀在成功之前都無法預測到它的威力,士載是個能夠創造奇跡的人,上次他陪著沙摩柯去走鬱林郡的小路的時候可不就是擋著了敵軍的援兵才使我軍一擊得手,這一次我也期待他的表現。司馬懿是個謹慎的人,但是他的目標始終隻會放在我身上,我的部隊的動向足以吸引他們了,而一旦忽視了那樣子的小部隊,很可能被他們造成極大的殺傷。士載可是說了如果沒有機會就殲滅了一支小部隊然後撤退的,就算被發現了以他優秀的地理知識也能在大山裏把對方繞開,想要在桐柏山脈裏堵住他的人隻怕還沒出生呢。”對於他這樣的自信大家都覺得有些不太妥當,而孫紹自己也是有些有苦自知。“士載現在也差不多跟我一開始類似了,他對於要建立這樣的功勳幾乎是有著極為可怕的執念,那樣的死纏爛打我都毫無辦法,攔都攔不住隻好讓他去了。不過麵對司馬懿這樣的人物他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基本為零,若不是他本身熟悉地理方便脫身加上派了人去接應的話我可是根本就不敢讓他出去的,讓他憋屈著總比回去之後被三姐痛罵要好,你這家夥到時候可要冷靜一點才是啊,一定要等到對方潰敗之後再出手,這樣才既有功勞又不費力氣,隻有冷靜下來才能得到建功立業的機會,這些我都寫給你了,一定要注意啊。”

    廬山,蔡琰看著正在奮筆疾書的荀婧,說道“文倩其實也不必這麽努力,對於你來說荀家有仲豫先生的《漢紀》在,倒也用不著參與編纂新的史書。這份工作是很很累的,子續也是經常寫信來問我現在的進度,就算他現在出兵在外都會寄來一些書信跟我商討體例的一些問題,也是經常有些問候的話語,雖然輩分上算是同輩,但是總覺得他把我當成了第二個母親,不得不說有這麽一個能夠一同鑽研學問的人也是很不錯的。至於那些他關心的學生們,包括陳泰的情況他都會詢問一下呢,好像最近一封信也提到你了,說是能否請你去向琤姬傳授教子的經驗,這什麽東西啊?居然有這樣的想法,還真是··太令人詫異了。”

    荀婧寫了一段之後停了下來,說道“我現在已經不是荀家人了,我跟潁川荀氏已經毫無關係,泰兒也不再是陳家的嗣子了,我們隻是連家族都沒有的人而已,實在當不得臨湘侯如此重視。說句實話我十分的羨慕您,雖然跟自己的親骨肉分離,但是好在有妹妹在自己身旁,還有他這樣善解人意的妹婿,將您當成母親來尊敬,幾乎重新找回了家庭的感覺。相對而言我就不是那樣子,我有兒子在側,而且這邊的人對我也很親善,隻是就是覺得心裏有些哀傷,家族的振興實在是一件幾乎做不到的事情,即便有臨湘侯的幫助,但是泰兒太小而且需要太長的時間了,至於說編書的事情,我也得為我的兒子創造一些更好的條件,能夠附上蔡先生的驥尾,我相信對於提升我的名譽也有些幫助,以後泰兒也稍微能有了些家庭資本。對於他來說,想要把家族的名聲重新振作起來超越潁川陳家的道路實在是太遙遠了,我甚至覺得自己撐不到那種時候,這幅身體似乎也在不斷的衰弱,去檢查了一下也查不出是什麽病····”

    蔡琰道“你這不是病,是自己沒有信心吧?覺得責任太重所以不想去負擔,想要偷會兒懶就變成了這個樣子,憂心太重結果身體也有些虛弱了,這種本來就不是病的東西你就是去查也查不出來的。說句實話你這是何苦呢?泰兒的成才幾乎是必然的,而振興家族真的就那麽重要嗎?我就從來沒有過這方麵的想法,以前子續說要把他自己的孩子過繼給我,現在也覺得沒有什麽關係了。對於你來說你的兒子如此優秀,何必在意在這種地方沒有家族的事情呢?子續可是從來就不在意家族不家族的,家族勢力太過強大他才會覺得不舒服呢。對於陳泰來說沒有了這種束縛反倒是一種好事,畢竟他可以更自由的選擇自己的道路,對於荀夫人來說,這也不是什麽壞事。琤姬也很想念你,說你的回信數量少了些,也是希望過來看看你的。隻是家中氣氛似乎古怪了些,重臣們對於芷清意見有點大。連帶著對於她們所有人都有些忌憚,現在也是一時半會出不來,所以也是希望你能回去一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