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的山西商人被稱為晉商,他們從事食鹽、票號等商業活動,其中以票號最為出名。晉商稱雄中國商界長達5個多世紀,可謂“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庚子之變,清政府與西方列強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賠款條約,當時國庫空虛,情急之下慈禧太後向著名山西商人喬致庸借貸,才渡過難關。晉商的財富,由此可見富可敵國。

晉商在中國商界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很值得研究。晉商成功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麵:第一,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與豐富的自然資源:山西擁有全國獨一無二的鹽池,物產豐富,而且跟河南、山東等產糧大省相鄰,又位於東部和西部,南方和北方相接的位置;第二,晉商精神的支柱作用:山西商人能夠在一定的曆史條件下自覺發揚一種特殊的精神,包括進取、敬業、團結等,他們奮發向上,互相幫助,這就是晉商精神。正是這種精神,讓他們勇往向前,取得了讓所有人敬仰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