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經常不明白“捉刀”和“捉筆”的不同,常常把兩者混淆。

“捉刀”一詞來源於《世說新語·容止》上的一個典故。說的是曹操手下有個武官,名叫崔琰,長得眉目俊朗,英俊瀟灑。崔琰的相貌讓曹操自愧不如他。有一次,曹操要接見匈奴派來的使者,為了讓外國使者見而敬畏,就叫崔琰冒充他代為接見。在接見的時候,崔琰穿戴魏王的衣服鞋帽,與平時相比顯得更加威武、雄壯、有氣派。曹操自己卻扮作侍衛手持鋼刀,恭恭敬敬地站在崔琰的坐榻旁,在一旁觀察匈奴使者。接見過後,曹操想知道匈奴使者的反應,便派人去偷偷打聽。使者說:“魏王豐采高雅,可是那個榻側捉刀人卻更加氣度威嚴,看起來是一位真正了不起的英雄!”

後來,代替別人做事便被人們稱為“捉刀”。如請人代寫文章,就叫“捉刀代筆”;而替人作文的人,叫“捉刀人”。

而“捉筆”一詞就比較常見了。“捉”即“握住、拿住”之意;“捉筆”的意思就是“提筆、執筆”的意思,並沒有“替別人寫作”的意思。

這兩個詞其實很好區分,“捉刀”有“替”的意思,而“捉筆”則是自己動手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