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子是國家的儲君,是中國皇帝正式繼承人的封號。通常,皇太子為嫡長子,即皇後所生的第一個兒子。在沒有嫡子的情況下,就在諸位庶子中挑選德行最好的那個皇子作為皇太子。皇太子的地位僅次於皇帝本人,如唐朝太子擁有東宮,東宮的官員完全仿照朝廷的製度配置,還擁有一支類似於皇帝禁軍的私人衛隊。不過,由於皇太子權力過大,很容易和皇帝發生衝突,最終落得被殺或是被廢除的下場。如漢景帝廢栗太子、漢武帝誅殺衛太子等。勢力強大的皇太子也會因為不滿皇帝的約束,做出弑君的舉動,如宋文帝劉義隆就被太子劉劭所殺。此外,還有其他皇子覬覦太子儲位,與太子相互傾軋,甚至兵戎相見。所以,早期曆史上隻有為數不多的皇太子能順利繼承皇位。

明清時期,開始逐漸削弱皇太子的權力,皇帝有足夠的權力來約束太子,反而有比較多的皇太子能順利繼承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