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桓公知道屈完一定會再來,就想展示一下中原的軍威,吩咐各國諸侯將兵馬分別列成七個方隊,齊國的軍隊屯紮在南方。聽到齊國方陣鼓響,七個方陣一同敲鼓,兵器盔甲,裝備整齊,十分威武。

    屈完帶領車隊渡過漢水,經過陘山,到達召陵,首先接近的是齊國兵營。齊桓公在轅門外迎接,屈完呈上犒軍品和貢品清單,獻上犒賞物品。齊桓公傳令把八車禮物分送給八國諸侯,

    對進貢的青茅檢驗之後交給屈完,令他親自到京師進貢。屈完欣然應允,齊桓公非常滿意,就驕傲起來。桓公對屈完說:“大夫是否看見過中原的兵陣?”

    屈完恭敬而謙遜地說:“屈完偏居南方,沒有機會欣賞中原兵陣盛容,外臣借機大開眼界。”

    桓公說:“很好,很好!”領著屈完登上兵車,檢閱八國軍隊。

    屈完在兵車上看見每個諸侯國的部隊各占一方,連綿十幾裏,就像巨龍翻舞。屈完讚歎不已。忽然龍首的齊國一聲鼓響,軍營方隊變幻陣勢,龍身騰挪起舞,鼓聲大作,猶如雷霆震擊,驚天駭地。八國兵馬也都操練陣勢,英武威風。

    屈完讚揚齊桓公:“君侯德布四海,諸侯都聽從您的號令。”

    齊桓公說:“諸侯們難道是為我而來嗎?他們不過是為了繼承我們先君的威德和友好關係罷了。你們也同我們建立友好關係,怎麽樣?”

    屈完回答說:“承蒙您惠臨敝國並為我們的國家求福,忍辱接納我們國君,這正是我們國君的心願。”

    齊桓公以為楚國害怕中原的兵威,就用大話壓人:“我率領這些諸侯軍隊作戰,誰能夠抵擋他們?我讓這些軍隊攻打城池,什麽樣的城攻不下呀?”

    屈完非常敏感,他隻服從真理,不懼怕淫威。兩國交往要互相禮貌,但是禮貌歸禮貌,你藐視我,用大話嚇唬我,絕對不行,決不接受屈辱。當即不卑不亢地說:“如果您用仁德來安撫諸侯,哪個敢不順服?如果您用武力的話,那麽楚國就把方城山當作城牆,把漢水當作護城河,您的兵馬雖然眾多,恐怕也沒有用處!”

    這句話把齊桓公頂的半天說不出話來。屈完講的很有道理。桓公感到,屈完是一個正直的人,秉承真理,寧死不辱。他佩服這樣的人,連忙賠笑說:“我這麽說話就是要測試一下屈大夫的戰爭觀點。屈大夫考試過關,你真是楚國的良才呀!寡人希望與楚君修先君之好如何?”

    齊桓公把話拉了回來,屈完也給麵子,謙遜地說:“齊侯德布四海,對楚國恩德有加,肯於屈尊與楚君結盟,我主公哪敢不盟?我代表我主公和君侯定盟可以嗎?”

    桓公說:“屈大夫代表楚君出使,完全可以定盟。”

    當晚,齊桓公設宴招待屈完。第二天,八國諸侯和屈完在召陵登壇立盟。齊桓公手執牛耳主謀,管仲司盟,屈完代表楚王與桓公立下盟約:“從今以後,世通盟好!”桓公首先與屈完歃血,接著其他諸侯都與屈完歃血。

    齊桓公帶領八國與屈完結盟之後,互相之間就是盟友關係,解除了敵對狀態。管仲受鄭文公的委托單獨找到屈完,對屈完說:“我們已經是盟友,以前所有的不快之事都應該結束,貴國能不能把鄭國大將聃伯放還鄭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