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父母在誇孩子時,要做到不管什麽情況下,都要仔細觀察他們的表現,耐心傾聽他們的講述,並理解他們的思想活動。然後,再對應該肯定的言行進行充分地表揚。同時,也要對不正確的言行進行正麵的引導和教育。

    2.通過正反對比,讓孩子明白行為後果

    有些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態度會產生怎樣的後果,於是出現了一些高傲的舉動。對於此,我們不妨利用“正反對比”,讓孩子明白道理。

    比如,現在很多孩子都不願意看見別人與自己穿同樣的衣服,隻要看見有雷同的,心裏就很不平衡,作為家長要教育她:“你這衣服很漂亮,誰見了都會喜歡的,當然很多人都買了。如果這衣服不漂亮,別人才不買呢,對不對?”

    同時,我們還可以從反麵教育她:“你幹什麽都不允許別人跟你一樣,這樣可能嗎?你天天吃飯,難道你能讓所有人都不吃飯嗎?”通過正反對比,孩子一定會明白人一定要有一顆包容的心。

    3.精神鼓勵為主,物質獎勵為輔

    一般情況下,一句誇獎的話,一個讚許的微笑甚至一個肯定的眼神,都會讓孩子的心理得到滿足。而過多的物質獎勵,有時會使孩子產生沾沾自喜、高傲自大、忘乎所以甚至不思進取的心態,要防止他們被誇獎聲所包圍,從而削弱進取意識。

    所以,父母不能給孩子過多的物質獎勵,讓他們明白好條件是父母創造的,他其實和其他同學一樣,沒有什麽特別的地方。父母要時刻注意觀察孩子的心態和行為表現,發現苗頭及時教育,將驕傲自大的不良心態扼殺在繈褓之中。

    4.鼓勵孩子多和更強的人比一比

    一個人把眼光局限在一個小的區域內很容易得到滿足,如果把眼光放遠放長,那他現在所取得的一切就微乎其微。而那些高傲的孩子,往往都會被眼前所取得的一些小成績所迷惑。

    對於這樣的孩子,我們不妨鼓勵他和真正的高手比一比。例如,他總覺得自己跑得快,那麽不妨在合適的機會讓他和業餘體校的學生比一下。當他明白“強中自有強中手”的道理時,之前的那種沾沾自喜自然會煙消雲散。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