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就是自信。也許多數人都是這麽想的:沒有實力的人是無法自信的,想我自己硬件、軟件都不怎樣,我怎能自信滿滿呢?就算自信滿滿,那豈不是跟個自欺欺人的傻瓜似的?

    其實不然,現代心理學研究認為,自信就是需要一定的盲目。對,就是要盲目自信。我們可以從英文構詞法上來了解一下“自信”的盲目性。信心一詞是“ce”,是對某事充滿期望的意思,而自信一詞“self-ce”的意思是自己對自己的將來充滿積極期望。也就是說,自信和其他人以及現實的、真實的情況並沒有必然的聯係,它隻和自己本人有關,隻要一個人覺得自己能行,那他就是能行。

    有一個剛剛從某重點中學畢業的高中生,在參加完高考的暑假裏前往北京打工實習,他信心滿滿地去一家不是一級但很知名的報社應聘,可以說,他的自我感覺是非常良好的。在麵試中,他的舉手投足間都充滿了信心——我可是××中學的高材生,來這樣一家小報社對我來說實在是屈就了,不過我的目的是從實習中學點東西,還是既來之則安之吧。就是抱著這樣的想法,他通過了人力資源部的初試,複試中他自信地對答給了主編以良好的印象,他最終獲得了這個有多人競聘的實習職位。第二個星期他來上班後發現,原來跟自己同樣的幾個實習生,都是正規大學畢業的且已修到學士學位的新聞專業學生,而自己隻不過是個什麽都不懂的高中畢業生。

    這裏的“自我感覺良好”,就是一個典型的“自信的第六感”。

    那這豈不是在欺騙自己嗎?沒錯,我們就是要學會騙自己。人可以改變自己的性格,隻要他願意改變,並相信自己可以改變的“謊言”。

    在美國中部的科羅拉多州有個“快樂第六感”俱樂部,這個俱樂部的會員,不管他們來之前心情如何,進到俱樂部後就必須歡笑,甚至必須笑出聲來才行,如果不能笑出聲來,也得保持微笑。如果實在做不到,就會受到懲罰,被專門負責監督的人員撓胳肢窩或腳心,直到他哈哈大笑起來。

    奇怪的是,不管來的人此前心情如何,在他們走出俱樂部的時候都會感到非常開心。即使他們一開始是被強迫著笑出聲來的,在走的時候他們往往是發自內心地與其他會員說笑著離開。而且該俱樂部的會員不管年齡處在哪個階段,很少有患病的,並且其中不乏多個商業奇才。

    “快樂第六感”俱樂部的創始人解釋說:第六感是可以通過環境來培養的,而且是可以傳染的。每個人都保持歡笑的狀態,你接收到的一定是快樂第六感的傳達。隻要你願意接受,並且調動自己臉部肌肉笑起來,你的快樂第六感就會被激活,慢慢地你就會忘記原有的抑鬱,讓你的心靈獲得解放,並從外界得到“我很快樂”的信號,繼而沉浸在快樂的狀態中。

    如果我們缺少信心,那我們可以用“欺騙”的方式進行培養。既然知道信心總是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既然知道信心是可以通過培養來塑造的,那就不如騙自己試試吧。等騙得自己相信的時候,剩下的事情就不用操心了,那個時候你已經具備了非常自信、樂觀的第六感,它會告訴你該怎麽做的——你隻要完全相信自己會成為一個什麽樣的人,那麽第六感就會幫你成為這樣的人。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