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年輕人總是抱怨畢業之後找不到工作,家裏沒有過硬的後台來成為自己強有力的後盾,這些隻不過是他們性格過於軟弱的體麵說法罷了。在抱怨之中不可自拔的年輕人應該想一想,到底是工作難找競爭激烈讓自己成為了無業遊民,還是自己不主動地去找工作而讓自己成為了待業青年?恐怕,後者的成分占得要大一些。

    當一個人把“沒有機會”當成口頭禪的時候,就很自然地將自己推到了失敗者的角落。既然自己都看不起自己了,那麽還有什麽資格去談論人生理想,奮鬥目標這些話題呢?年輕的朋友,有著得天獨厚的優秀條件,就應該以這些東西為資本,主動出擊,尋找機會,創造成功。

    吉米14歲的時候,想有一輛自己的自行車,可是當時他的爸爸正下崗在家,家庭的收入本來就不寬裕,沒有多餘的錢給他買自行車。於是吉米就利用暑假出去打一份零工,情況好的話,還可以滿足他的願望。假期的一開始,就有一家公司貼出了招工廣告,這家公司需要兼職外賣人員,公司正在麵試,所有的麵試者都要填一份申請表,然後排著長長的隊伍等待麵試。吉米拿了登記表,然後很細心地填好,他站在隊伍的最後麵,耐心地隨著隊伍一點點向前移動,很長時間過去了,可是吉米麵前還是有很多人。

    工作職位是有限的,待遇又很豐厚。吉米真的很想得到這份工作,可是前麵的人這麽多,萬一還沒有輪到自己就已經選定了人怎麽辦啊?吉米心裏很著急,最後他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找到一張白紙,寫了一張小紙條,然後央求秘書遞給麵試官。麵試官也很好奇,一個小男孩會在紙上寫點什麽?打開紙條,上麵寫著:“上午好,先生!我不知道多久才能輪到我麵試,不過在您看到我之前,請不要作決定。”麵試官很欣賞小男孩的這份勇氣和智慧,於是決定錄用吉米,吉米也很高興得到這份工作,自行車就不再隻是夢想了。

    機會麵前人人平等,關鍵在於每一個人的態度。如果能夠用一個積極的心態去麵對去把握,那麽就能勝券在握,最終為自己創造成功。如果用消極悲觀的心情來對待的話,那麽機遇就會悄悄地從身邊溜走,成功也會變得遙不可及。

    二十幾歲,處在人生的黃金歲月,就應該多一份蓬勃的朝氣,主動的勇氣,用智慧和努力來發現機遇,創造走向成功的條件。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