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周永在工作期間,十分細心,時刻都注意著老板的一言一行,從老板那裏學了不少經營米行的本領。另外,他在工作中,主動地去結識米行圈子裏的人,主動地向他們請教問題,和他們溝通看法,並且和他們成為很好的朋友,從而為自己在米行的圈子裏贏得了很好的口碑。

    經過了長期的準備,鄭周永終於等來了機會。1937年,他所在米行的老板因為自己的兒子欠了大量的外債,導致米行的生意再也不能維持下去了,不得不把自己的米行盤出去,用來還債。

    這對於有著抱負的鄭周永來來說,是一個絕好的機會。於是,他就和一個好朋友進行合作,聯手盤下了那家米行,自己做起了老板。鄭周永充分利用三年來學到的種種經營經驗和建立的各種關係,對前任老板的經營方式進行了大規模的改善和補充,不僅留住了老客戶,還發展了一大批的新客戶,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就在漢城的米行業中取得了很好的名聲,同時拉開了他商海弄潮的序幕。

    當年從通川郡來到大城市討生活的人絕對不是鄭周永一個人,想在大城市裏出人頭地的也大有人在。當初,他們都處在同一條起跑線上,但是在幾年之後,隻有鄭周永一個人獲得了成功。造成這種差別的根本原因,在於一個人是否懂得堅持。

    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的年輕人並不缺乏理想,但是卻不肯俯下身子去踏踏實實地做好眼前的工作,去完成必要的積累,而是把精力都用在了對“做大事”的幻想之中,這種生活態度,必將導致他人生的失敗。

    法國的軍隊中,有很多將領是從最底層的士兵做起的。伯魯羅公爵維克多1781年參軍,在法國大革命中他被新政府開除軍職,在對外戰爭中他又應征入伍,他的勇猛和才智迅速得到長官的賞識,被提升為副少校營長。莫拉特·白裏戈特是一個鄉村小餐館老板的兒子。曾在軍隊照看馬匹,他首次參軍是在沙塞爾斯的一個軍團,不久被提升為上校。列伊18歲報名參軍,一步一步被提升。克勒伯很快發現了他的才華,稱他為“不知疲憊的人”,年僅25歲的他被提拔為副將。

    人有抱負是好事,然而一鳴驚人的想法卻要不得。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淺嚐輒止的做法更是不足取。成功就像種莊稼,一心等待豐收是不行的,而是要經過播種、施肥澆水才能夠取得累累的碩果。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