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幾歲的年輕人,處在生命中最美好的時間階段,有著大把可自由支配的時間。這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應該好好把握和珍惜。但是有很多的人卻抱著及時行樂的態度來虐待自己的青春,把大量的時間都浪費在了毫無意義的吃喝玩樂當中,絲毫意識不到正在悄然流逝的時間,從而讓自己的人生也定格在碌碌無為之中。

    唐朝詩人杜秋娘在《金縷衣》一詩中說道:“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在人的一生當中,時間是最公平也是最無情的,每個人都無法阻止時間的流逝。既然如此,我們更應該珍惜眼下的青春,正確地管理自己的時間,以免“老大徒傷悲”。

    巴爾紮克是法國著名的作家,他一生當中創作了幾百部著名的文學作品。他為什麽能夠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呢?那麽,就讓我們來看一下他一天的普通生活吧:

    午夜12點的時候,巴爾紮克就準時從夢中醒來。他點上蠟燭,匆匆洗完臉,就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他坐在寫字台前,把筆、紙和墨水放在適當的位置上,這樣就避免了在寫作的時候會被打斷思路。之後,他又把一個寫著章節提綱的筆記本放在寫字台的左上角,同時又把那些為數不多的幾本書整理一下,放在書架上。

    巴爾紮克開始了他的寫作。寂靜的深夜,整個房間裏隻有他奮筆疾書時發出的“沙沙”聲。精神高度集中的巴爾紮克很少停頓,有時候手指累得發麻,太陽穴激動地跳動,他也不舍得休息一下。實在熬不住了,就泡上一杯濃咖啡來提神,之後又繼續寫下去。

    到了早晨8點,巴爾紮克草草吃完簡單的早餐,洗完一個澡後,就忙著去處理日常事務。印刷所派人來取他剛寫完的稿子,同時又把前幾天的稿樣送來,巴爾紮克接過來之後就趕緊對稿樣進行修改。他在稿樣的空白之處填滿了密密的字跡,又在稿子的反麵繼續寫,等到反麵也寫完了就再加上一張白紙,一直修改到他滿意為止。

    巴爾紮克修改稿樣的工作一直進行到中午12點。到了下午,他就把時間用來摘記備忘錄和寫信,通過書信的形式和朋友們探討文學和藝術上的問題。

    吃罷晚飯,他開始了對一天的工作做出總結。作完總結之後,又開始了對第二天所寫的內容進行細致的推敲和安排。等忙完這些工作之後,已是晚上八點了,他才放下手中的工作,按時睡下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