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張和公司的王經理是好朋友,兩人在一家企業上班,並且是上下級關係。一天晚上,兩人下班後,到酒店裏喝酒,推杯換盞,兩人聊得很是開心,不想第二日,小張上班遲到了,這就讓王經理很是為難。公司裏誰不知道他們兩個是關係很鐵的鐵哥們兒?不罰吧,難免讓其他人不服,認為這是在默許和自己關係好的人可以不顧公司的紀律;罰吧,顯得太不近人情,小張心裏難保不會想:“哼,昨天還跟我稱兄道弟,轉眼間就不近人情了。”

經過幾番思考,王經理覺得自己作為公司的管理者,決不能讓下屬覺得自己處事偏袒,不能因為小張一個人而破壞公司的各種製度和規章,進而影響到整個公司的工作效率。最終,王經理按照公司的規章製度懲罰了小張。公司的員工看到王經理處事如此嚴厲,都不敢再違反公司的製度了,對王經理打心底裏尊敬。

我們常說,距離產生美。誠然,若即若離的關係,會對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起到一定的作用。作為一個企業的管理者,應該明白一個道理:不即不離,親疏有度。和員工盡量保持一個較“和諧”的關係,做到在工作和私下的關係不衝突、不影響。

作為企業的管理者,和下屬員工保持適度的距離是有好處的,這樣做的話,會讓員工覺得平易近人。同時,也能感受到你身上的威嚴和權威。

談戀愛時,戀人之間需要保持距離感,如此才能有“距離產生美”的效應。同樣,在企業管理的時候,管理者也要同員工保持距離,做到親疏有度。當然,“親疏有度”、“若即若離”是需要一個尺度的,倘若管理者令人“望而生畏”、“神聖不可接近”,似乎讓員工們很難買賬。

那麽,什麽樣的距離才剛剛好呢?所謂距離有以下幾種。

第一種,心理距離。

這種心理距離其實就是內心的一種距離意識,管理者所做的一切,與群眾關係密切也好,打成一片也好,都是為了保障工作有效地運行,同時也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以及維護自己的權威。

第二種,實際接觸距離。

這種距離的定位是由遠近和頻次來決定的。管理者和員工接觸得太近或者太頻繁,會給工作帶來影響,讓下屬覺得能在領導麵前肆無忌憚。

企業管理者可以一直以“和群眾打成一片”的形象出現,也可以允許他們在非正式的場合隨意一點兒,但是絕對不能讓他們沒有上下級的觀念,也不能允許下屬太過放肆,得讓下屬清楚,領導永遠是領導,無論領導多麽平易近人,在工作上是不允許下屬故意犯錯誤的。

想成為一個合格的管理者,又想獲得員工的尊敬,就要做到親疏有度,在和員工保持一定距離的同時,也要讓下屬覺得你平易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