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殺人動機。你自己也不否認你是這世上最憎恨黎天華,並且想了殺他替你母親報仇的人吧?”

    “是又怎麽樣?”小龍不以為然地聳了聳肩膀,“顧警官,你可別忘了,師範大學的連環殺人案已經發生了好幾起。就算我有殺害黎天華的動機,另外兩名受害者跟我八竿子都打不著,你沒道理懷疑我就是你們要找的變態殺人狂吧?”

    “當然,像你這麽理智而又清醒的人怎麽可能會是變態呢。”

    “那你……”

    “說真的,師範大學那幾起案子乍一看上去還真有點兒像那種讓人不好理出頭緒的變態殺人案。不過,這正是你用來迷惑警方的小伎倆,不是嗎?”

    “你,你說什麽?”小龍的臉色變得更加難看,雖然動作非常輕微,顧淞還是看到他的肩膀不受控製地抖動了一下。

    “黎天華被殺以後,警方將調查重點放在了他的人際關係上,並推斷凶手的作案動機是報複殺人。因為柒夜和黎夏的謊言,警方並不知道2004年發生在龍井村的殺人案跟黎天華有關,因此也就無從知曉你擁有作案動機。從表麵上來看,你跟黎天華幾乎是沒有生活交集的人,所以警方最初的調查肯定落不到你的頭上。

    “一天半之後,退休教師劉藝萍被人殺死在自己的家裏。根據案發現場的情形,警方推斷兩起案件為同一名凶手所為,作案動機同樣是報複殺人,並將調查重點集中到兩名受害者的共同關係上。然而通過調查,警方發現對於劉老師來說,報複殺人的可能性幾乎是不存在的,而且兩名受害者之間並沒有共同的聯係。於是,變態殺人的說法開始在校園中不脛而走。調查陷入僵局的時候,有些警察都開始懷疑那兩起案件並非是熟人作案。

    “幾天後,大二女學生辛媛被人殺死在學校的體育場附近,雖然警方加緊時間調查了辛媛的社會關係,試圖找出三名受害者之間的聯係,或者說是某方麵的共同特征,但是‘無差別殺人’的說法卻愈演愈烈。至此,凶手已經徹底將警方的調查視線帶離了正常的軌道,弄得我們幾乎快要借助心理畫像來側寫犯罪嫌疑人的特征了。

    “然而柒夜的異常表現讓我從一開始就覺得他身上存在某些問題。通過對他和黎天華生活背景的調查,我發現你們共同生活過的龍井村似乎並不是一個太平的地方。你們三戶人家,每一家都有人以非正常的方式死亡,而2004年發生在油菜花田裏那起懸而未決的案子更是引起了我的注意。那一天是黎天雨的忌日,黎天華剛好帶黎夏回龍井村掃墓。如果你母親在那一天被人殺害不是巧合,那麽她的死也許跟黎天雨有關。

    “1991年,黎天雨不明原因投河自殺。龍井村有傳言說,柒夜的父親是為了黎天雨才殺掉王誌權的。假如說黎天雨當年受到了某人或某些人的傷害,導致了她的自殺。那麽,導致她自殺的人很可能在多年以後遭到報複,也許被柒夜父親殺掉的王誌權就是其中之一。試想一下,2004年黎天雨忌日那天,如果有人會為了黎天雨而殺人,這個人是黎天華的可能性非常大。換句話說,黎天華很有可能就是花田殺人案的凶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