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發展,很多人開始投資外匯。但也有一些投資者覺得外匯神秘莫測,徘徊在外匯市場門口猶豫不決。其實這是件很簡單的事情,隻要你肯花些時間對外匯進行了解和掌握,那麽在不久後的將來,你就是一位成功的外匯投資者。

    認識外匯和匯率

    還沒有開始高考,劉明威一家就已經陷入到一片繁忙之中,無論孩子高考成績好與否,劉家都打算讓孩子出國留學,因為他們覺得國外的教育確實要比國內優秀得多了。劉家父母整天忙著簽到、聯係中介,為孩子辦理出國的事宜。每天早出晚歸,比上班還要忙。

    這天,劉母從外麵回來,帶來一遝紙幣,放在桌子上,讓劉明威過來看看,劉明威看不懂紙幣上的外國文字,就問:“媽,這是美幣吧。你弄這麽多美幣幹什麽?”

    “幹什麽?”劉母說,“還不是為了你,怕你到美國後卡裏取不出錢了,你從小又沒吃過苦,沒錢可怎麽活啊,我好不容易纏著銀行的工作人員,才給我置換了這麽點外幣,這些你以後就直接帶過去。”劉明威諾諾地答應了。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與外幣打起了交道,如出國留學、旅遊等,目前來我國旅遊或者定居的外國人越來越多,很多國際有名的公司在中國開設工廠、辦事處,甚至還成立了外國銀行。正是各國開放各自的國內市場,才有了外幣間的流動,也就有了外匯和匯率的說法。

    外匯就是外國貨幣或以外國貨幣表示的能用於國際結算的支付手段,包括外國貨幣(紙幣、鑄幣);外幣支付憑證(票據、銀行存款憑證、郵政儲蓄憑證等);外幣有價證券(政府公債、國庫券、公司債券、股票等);還有外幣存款等。

    外匯是在各國之間交易中產生的,在實踐中不斷完善,才形成了如今的外匯體係。外匯交易是國際間結算債權債務關係的工具,而且隨著國際經濟貿易的逐漸發展,各國之間的產品交易和文化交易越來越頻繁,外匯開始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由原先的國際貿易中的交易工具變為了國際上最重要的金融商品。各國之間的貨幣製度不同,彼此間的購買力是不能相同的,外匯便承擔了這樣的功能——類似黃金的功能。

    外匯的概念具有雙重含義,即有動態和靜態之分。而靜態又有狹義的外匯概念和廣義的外匯概念。

    動態意義上的外匯,是指貨幣在各國之間根據匯率來回流動,把一個國家的貨幣轉換為另一個國家的來清償國際間債權、債務關係的行為,它是國際間匯兌的簡稱。

    廣義的靜態外匯是指一國擁有的一切用外幣表示的資產。中國以及其他各國的外匯管理法令中一般沿用這一概念,如剛提到的外國貨幣、外國支付憑證、外幣有價證券等都是其表現形式。

    狹義的靜態外匯是指以外國貨幣表示的,為各國普遍接受的,可用於國際間債權債務結算的各種支付手段,所以作為狹義的靜態外匯是有要求的,可支付性、可獲得性、可換性等,也就是說,隻有存放國外的外幣資金以及將對銀行存款的索取權具體化了的外幣票據才構成外匯,包括支票、銀行匯票、銀行存款等。

    提到外匯就不能不想到匯率。匯率,又稱匯價、外匯行市,是一國貨幣兌換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是以一種貨幣表示另一種貨幣的價格。

    目前在金融市場上,外匯是以5位數來顯示的,假設價值100元人民幣的商品,如果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為0.1523,則這件商品在美國的標價就是15.23美元。如果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降到0.1429,也就是說美元升值,人民幣貶值,用更少的美元可買到此商品,這件商品在美國的價格就是14.29美元。反之,如果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升到0.1667,也就是說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則這件商品在美國市場上的價格就是16.67美元,此商品的美元價格變貴。

    在國際上,常常用3個英文字母來表示貨幣的名稱,如RMB等,這是國際間不成文的規定。

    在國際貿易中,匯率的標價方式有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其中直接標價法又叫應付標價法,是指用一定單位的外國貨幣為標準來計算應該付出多少本國貨幣,其實質就是等價交換,即用匯率來計算購買一定的外國貨幣需要多少本幣,然後以外幣去購買外國商品,所以被稱作應付標價法。目前在金融市場上的匯率一般是與美元進行掛鉤的,如120.36日元則表示1美元可以置換120.36日元。

    在金融市場的調解下,匯率是不穩定的,總是在平均匯率上下波動,但起伏較小。如果在進行商貿交易時,若購買一定單位的外幣需要的本幣減少,則說明在這段時間內,本幣增值或者外幣幣值下降,叫做外匯匯率下降。如果在交易中,購買一定單位的外幣需要的本幣增加,則表明外國貨幣增值或者本幣幣值下降,叫做外匯匯率上升。

    在貿易中,商人常常以實際匯率來做標準,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貿易摩擦。

    間接標價法又稱應收標價法,它是以一定單位的本國貨幣來計算應收的若幹單位的外國貨幣,如在國際金融市場上,英鎊、澳元和歐元等均為間接標價法,如澳元1.2356即1澳元兌換1.2356美元。

    在間接標價法中,是以本國貨幣為基準的,即外國貨幣的數額隨著本國貨幣的增值或者貶值的浮動而浮動,如果一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少了很多,這表明外幣幣值上升或本幣幣值下降,叫做外匯匯率上升;反之,如果一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多了許多,則說明外幣幣值下降或本幣幣值上升,稱為外匯匯率下跌。

    目前在國際中經常用到的分析匯率的方法主要有基礎分析和技術分析。基礎分析是對影響外匯匯率的基本因素進行分析,包括各國經濟發展水平與狀況,如經濟增長率、財政赤字、市場預期等。技術分析是指借助科學的方法並通過對以往匯率的研究來預測在將來一段時間之內的匯率的波動趨勢。

    通過上麵的講解,我們已經知道了外匯和匯率的含義以及影響它們的因素,通過對外匯知識的掌握和理解,我們則可以試著學習投資外匯,掙外國人的錢。

    投資外匯,沒你想的那麽難

    布魯士的郭富拿是外匯操盤手的偶像和傳奇,從1987年,郭富拿開始進入外匯交易市場,十多年過去了,郭富拿為他自己和忠實的粉絲贏得了超過3億美元的收入。也就是說在過去的十多年內,郭富拿的投資基金每年平均增值87%,假設1987年,你投入郭富拿的投資基金為兩千美元,按照複利,利滾利,10年後你將擁有100萬美元的身家。

    如今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人與人之間的聯係日益緊密,尤其是國際間貿易的增加,很多人腦中興起了外匯投資的想法,但又覺得外匯過於專業和神秘,投資外匯的人看起來都是一些很厲害的人。

    其實和其他投資一樣,外匯投資並沒有那麽多的要求和限製,想要投資外匯真的很簡單,下麵我們就詳細地學習如何投資外匯。

    投資外匯之前,讓我們先熱熱身,先考慮下麵的幾個問題。

    (1)你的心理承受能力好嗎?和股票一樣,外匯市場也是一個波動較大的高風險市場,你必須擁有良好的心態,同時也要在“戒貪、戒躁、戒盲從”的指導下進行投資,和股票一樣,外匯投資也是需要耐心的。

    (2)明確入市資金的用途。外匯投資最好要用那些閑置的金錢,這樣才能“進退自如”。人們進行外匯投資多半是為了將來出國旅遊或者為子女準備出國留學的費用,或者是單純地想掙錢,所以入市之前要考慮好資產承受能力,以免出現意外的情況。

    (3)匯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在入市之前首先要在心裏設定一個能承受的資產虧損額度,虧損額一到,堅決全線退出,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後再重新入市。在匯市中,最怕的就是貪婪和破罐子破摔,所以千萬不要心存僥幸。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