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經營哪一類的網店,都需要對經營的商品特性了如指掌,隻有這樣才能保證與顧客溝通時的順暢,培訓出專業的客服人員,在商品的銷售過程中不受阻礙。

    8.1.1商品規格與特性

    掌握商品的規格與特性,是作為一家網店經營者應該掌握的基礎知識。了解這兩種知識,才能更好地向買家推銷商品。

    可以試想一下,如果連商品的尺寸、材質、特點、使用方式都不了解,怎麽去回答買家在購買時的各種提問?“一問三不知”會給買家留下不專業的印象,很可能無法達成交易。

    如果將商品的基本情況熟記於心,不僅無懼買家的提問,甚至可以抓住買家詢問的細節,了解買家的喜好,從而推薦更適合買家的商品。

    一、商品規格的表現形式

    商品規格是對商品最基本的衡量標準,不同商品采用不同的規格,而類似的商品也主要靠商品規格進行區分。它主要指一些反映商品品質的指標,比如容量、長短、粗細、含量、化學成分等。

    商品規格比較常見的幾種表現形式,主要分為以下幾種。

    (一)按尺碼表示

    人們日常穿戴的服裝、鞋帽、飾品,一般都按尺碼來表示商品的規格,中國常見的鞋子尺碼從35碼到42碼不等,而歐美的鞋子常見尺碼則從2號到10號不等。在銷售鞋子時,買家的尺碼就可以作為銷售的依據。

    不同國家對尺碼的表現方式不同,服裝的尺碼在不同的國家也有著不同的表現形式。

    1.中國服裝尺碼

    按照服裝尺碼由大到小的順序,中國傳統的方式是用字母XS、S、M、L、XL、XXL來表示,分別代表加小號、小號、中號、大號、加大號、加加大號,以此類推。

    另外一種方式是用身高加胸圍來進行表示,例如160/80A、165/85A等,前麵的數字代表身高,後麵的數字代表胸圍,字母則代表體型,A為一般身材,B為微胖身材,C為胖身材。

    2.歐洲服裝尺碼

    相對於中國服裝尺碼的表現形式來說,歐洲服裝尺碼的表現形式比較簡單,單純用數字進行表示。一般情況下,歐洲上裝的尺碼介於34碼到56碼之間,數字越大,衣服越大。

    而下裝的尺碼是用腰圍尺寸來進行表示,介於25碼到40碼之間,同樣,數字越大,下裝的尺碼越大。

    3.北美服裝尺碼

    北美服裝尺碼的表現形式相對比較複雜,在國內很少有店鋪采用這種表現形式。北美尺碼的數字範圍比較小,在0到11之間,每一個數字代表一個身高,每兩個相鄰數字的身高相差5厘米。

    例如,身高150厘米的人適合的服裝,用數字1表示,那麽數字2則代表適合身高155厘米的人穿著,以此類推。

    而北美服裝尺碼中的字母,並不僅僅代表胸圍或者腰圍,而是代表胸圍和腰圍的差值範圍。字母“Y”代表胸圍與腰圍相差16厘米,“YA”代表相差14厘米,“A”代表相差12厘米,“AB”代表相差10厘米,“B”代表相差8厘米,“BE”代表相差4厘米,“E”則代表相差無幾。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