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人們第一次對“電子商務”這個概念有了接觸,大多數人首先感到的並不是興奮,而是擔憂。或許在第一次網絡購物之前,每個人都會疑惑:網絡上的產品究竟可不可靠?不能親眼見到、親自觸摸到的商品質量是否過關?網絡上的圖片是否真實?

    如果說這些是人們對電子商務最初的疑慮,那麽隨著網購的日益發展,如今的消費者對網購的擔心已經超越了這個最原始的範疇,上升到了“網購的模式和商品是否能滿足自己的個性化需求”這一方麵。

    作為一項日益發展壯大的產業,電子商務也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消費者需求的不斷提升,與時俱進著。未來的電子商務,發展形勢也在朝著一個樂觀的態勢前進:

    一、電子商務發展環境更加完善

    目前的中國已經開始進入了信息化社會,如果將信息社會的進程分為起步期、轉型期、初級階段、中級階段、高級階段五個階段,中國究竟處於怎樣的階段呢?這裏需要引入一個概念“信息社會指數”,即ISI。這一指數從信息量、信息裝備率、通信主體水平、信息悉數四個方麵來測量不同社會階段、不同國家或地區的信息化發展程度。按照這一指標進行衡量,中國的ISI值處在0.4左右,也就是說,中國正處於從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過渡的加速轉型期。

    像德國這樣的一些歐洲發達國家,ISI指數已經可以達到0.8—0.9之間,已經處於了信息社會的中級發展階段。這個消息對於中國來說並非壞事,反而證明了中國的電子商務還有著相當大的發展空間,網絡基礎設施未來的趨勢將會比目前更加完善,主要的信息技術產品將會加速擴散,整個電子商務的發展環境也會更加完善。

    二、網絡消費者數量將巨幅增長

    中國是目前世界上人口排名第一位的國家,與之相對應的是,中國的網民在世界上也處於第一位。這一數據從2008年開始,一直延續到現在。截至2015年,中國的網民已經達到7億之多,也就是說,每兩個人中,就有一個是網民,占到國民人口的50%左右。而這個數字並不是中國網民的巔峰,從長遠的眼光來看,中國網民的數量還有著巨幅的增長空間。未來幾年之內,這個數字將持續增長,網民的普及率很有可能達到80%以上。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中國的網民數量達到11億,那麽電子商務的空間將會擴大多少倍?

    截至2014年年底,中國網絡購物的用戶已經接近4億,其中大部分都是年輕人,並且已經習慣了在網上購物,即使偶爾會逛實體店,也很少產生購買行為,隻是將商品拍下圖片,參考價格,然後再到網上購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