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讓留下來等候的媒體可是滿頭霧水,在他們想象中開會無不是老生常談的老調子,可他們卻從回來人員這裏得到了不一樣的答案。他們的確是去開會,可會議的內容卻讓他們每一個人都受益匪淺。

    “你們不是例會。”

    “例會的確是例會,校長給我們指出我們今天在診脈、開方子中的不足,同時將我們所有人的方子都改良了一下。這在古醫書中可是學不到的,早知道這樣,我們在半個月前就回來了。”

    在說出這話的時候,事業已經有成的他話語中卻滿是懊悔,這更是讓媒體們感到驚訝。

    “你們每一個人八個方子、一共將近五百人,那方子將近四千張,趙新宇都審查了。”

    “都批改過,而且指出了其中的不足,讓你們看看校長給我改過的方子。”

    當拿出方子,在看到每一張方子上麵改動、批注、糾正,媒體們更是感到驚訝,將近四千方子全部批注完,這工作效率根本不是常人難以做到的。

    看著驚訝的媒體們,一個青年深吸口氣,“師公今天很累了,你們也知道想要知道的,讓師公、師父他們多休息一會。”

    當人們散去,可媒體們卻久久不能安靜下來,一個身價萬億的頂級富豪,為了中醫卻如此,就這種精神就值得他們宣傳。

    當媒體們將這些事情發到網絡上,不說是普通的網民,各行各業的從業者他們都不能平複內心的震撼。

    現在趙新宇有著任何人都不能比擬的身價,按道理說這個時候的他應該是享受,可他在開發羅布泊、紅石崖,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進山去找尋新的物種,這已經讓人們很是敬佩,他又能在中醫上更是兢兢業業,更是將所有召集回來醫者的方子都批注,這種精神真的是他們欽佩的。

    在人們傳頌趙新宇敬業的同時,羅布泊那邊的媒體也將華畢等人批注出來的方子發出來,和趙新宇一樣,華畢他們也做了批注。

    雖說他們是幾個人聯手批注,可每一個人都是百歲老人,他們和趙新宇一樣,都給每一個人的方子做了批注,他們的這種精神更是讓人們敬佩。

    接下來的幾天,有著數百優秀中醫的參與,第二批入院患者的身體狀況開始好轉,而第一批入院的患者中,中期患者大幅度朝著早期轉變,晚期患者朝著中期轉變,無論是第一批還是第二批,沒有一個在醫院死亡,每一個的情況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如果說第一批患者全程有趙新宇參與,那第二批患者,趙新宇成了一個專業老師,他每一天不過是在各個病房走動,隨後就開始批注所有人員為患者開出來的方子,他幾乎沒有參與過,可第二批患者的情況也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這一來所有人都知道趙新宇、華畢他們研究出來的治療方案已經沒有任何問題,現在就看的是第一批患者出院的時間,一旦第一批患者哪怕是中期患者康複出院,趙新宇他們攻克胃癌就獲得了成功。

    這一天,當第二批患者開始換藥的晚上,趙新宇看向在座的一群未來中醫脊梁,他的眼眸中滿是欣慰。

    和下麵的青年不同,趙新宇身子明顯瘦了不少,胡子、頭發又長長了不少,可他的精神頭卻是十足。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