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新宇的這個解釋更是出乎了所有專家、媒體人的認知,他們也知道現在有人研究出環保的箱子,可卻不是用中草藥合成。

    而趙新宇並沒有提及過他研究出一種環保可以分解的箱子,這突然間說出來,人們還有點接受不了。

    “趙新宇,這麽說來你已經申請了專利。”

    趙新宇嗬嗬一笑,“不錯這箱子我已經申請了專利,而且就近購買了一個小的生產箱子的廠家,不過或許除了我之外沒有人願意使用這種箱子,紙漿的價格不高,可裏麵中藥的價格可是不低,就這一個箱子的造價十塊以上,這種箱子最適宜的就是在沙漠中搞種植,不過成活率可以保證。”

    一個直徑一米左右的箱子造價十塊,的確讓人吃驚,不過趙新宇最後這一句話卻更是引起了人們的興趣,更嚴格來說但凡缺水、樹種不容易成活區域都對趙新宇研究出來的這種箱子產生了興趣。

    看到成功引起了人們的興趣,趙新宇隨手拿起一個箱子,讓工人在裏麵放了一箱子水,人們感到驚訝的是箱子沒有任何的變形。

    “這種箱子如果不受到根須的刺激,和塑料箱子一樣,但凡受到根須的刺激,他就會分解,對環境沒有任何的影響。”

    聽趙新宇這一說,人們更是激動,如果真的如同趙新宇所說,這種箱子在環境保護和治理荒漠方麵又是一種創新,就這不到一年的時間,趙新宇給了他們太多在他們認知中的不可能。

    連現場的專家、媒體都感到驚訝,屏幕前的民眾可想而知,一次次的驚訝,他們已經不知道該用什麽詞匯讚頌趙新宇。。

    隨後人們看到按照趙新宇的要求,將酸溜溜種植下,用水澆灌透徹,工人們在上麵更是覆蓋了一種好似碳泥一樣的東西,而且這種碳泥也是用中藥攪拌出來的。

    當人們再次問及趙新宇的時候,趙新宇也沒有任何的隱瞞,直接告訴人們,他這些方法都來自於古人,而他之所以能夠得到這樣的古法,主要是無償幫助自己的那些農業專家,這種古法子可是無數勞動人民經過無數年總結出來的經驗,上麵的這一層泥巴能夠有效的防止水分流失,而隻要上麵一層沾水,這一層哪怕是幹透的泥巴會再次變得濕潤。

    西韓嶺村一群老專家的辦公室中,一個老者如同孩子一樣哭得是稀裏嘩啦,一群老人們不斷安慰。

    老人抹了把眼淚,淚眼婆娑的看著電視機中侃侃而談的趙新宇,“這孩子終於研究出來了。”

    “這方子真的是你給他的那些古籍?”

    老人點點頭,“不錯,我也研究過,不過一直沒有找到竅門,原來裏麵還需要添加藥草。”

    “啊。”這一下一群老專家也傻在哪裏,他們還以為趙新宇是故意抬高他們,卻不想趙新宇說的是真的,法子真的出自於老朋友給趙新宇的那一摞古書籍。

    “那這麽說來,箱子也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