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關於野山菇、葡萄的評論在網絡上開始傳播、轉發,而每一個帖子的內容幾乎都是誇讚大院的野山菇、葡萄味道怎麽怎麽的好,這更是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就在第二天,大院門前更是聚集了上千人,他們隻有一個想法,那就是要求再開一天葡萄園。

    人民的力量在這一刻顯露出來,趙新宇馬上決定連續兩天可以進院子采摘,不過也隻是兩天時間。

    兩天時間一晃而過,趙新宇的卡上又多出了數十萬,不過相對於錢來說,趙新宇最關注的是人們的口碑。

    無一例外,人們對於大院中的葡萄、以及為數不多的野山菇都給予了最高的評價,如果說有負麵的評論,那也是抱怨采摘的時間太短。

    “新宇,我看明年那上百畝,還是都栽種葡萄,你看看現在人們都在議論什麽,都在議論咱們的葡萄,味道好的沒法說,價格還不高”,韓立他們提出了和杜夢楠不同的想法。

    趙新宇目光閃爍不斷,他栽種葡萄也是為了釀製葡萄酒打個幌子,其實他空間中的葡萄麵積差不多在三四十畝,那麽多的葡萄足夠銷售,他心裏在做別的打算。

    隨後的一段時間,葡萄在有限的幾個地方開始銷售,而一桶桶釀製出來的紫色帝君也被深埋在葡萄園的地下。

    不過讓韓立他們感到驚訝的是,他們估計趙新宇至少釀製了上千桶紫色帝君,可葡萄林中的葡萄卻還是很多,當然他們也清楚葡萄林中的葡萄產量很高,所以驚訝歸驚訝他們也沒有當成一回事。畢竟趙新宇從釀製葡萄酒一直沒有離開院子,他總不能從其他地方變出更多的葡萄。

    韓立他們驚訝葡萄沒有減少,而杜夢楠卻是驚訝葡萄林中的野山菇麵積越來越大,數量也是越來越多。

    最初葡萄園中的野山菇幾乎都被杜夢楠帶走,可到後來不說是酒店、農家樂,就是菜脯出售,野山菇每一天都采摘不完。所以剩餘下來的野山菇大都被晾曬儲存。

    波爾多紅酒集團總部一間辦公室中,一個神情冷峻、金發碧眼的中年人皺著眉頭看著一份報表。

    報表中並不是集團發展規劃,而是一份來自於華夏的消息,華夏那邊出現了紫色帝君之後,波爾多集團就派出了商業間諜,他們首先是想要收購紫色帝君的配方,如果不能收購的話,他們就想要竊取。

    可幾個月下來,派出去的商業間諜精英卻是一無所獲,這讓他們感受到了深深的危機,他們心裏清楚如果紫色帝君發展壯大的話,他們壟斷的紅酒行業會出現什麽狀況。

    就在他一籌莫展的時候,敲門聲響起,隨後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年人從外麵進來。

    “怎麽樣”。

    “應該就是鵬城西韓嶺的那個莊園,就這段時間他們一直在釀製葡萄酒,都深埋在莊園葡萄林的地下”。

    “釀製程序呢”。

    “哪裏隻有有限的幾個村民能夠進去,按照他們所說最初的工序和咱們收集到華夏古來

    (本章未完,請翻頁)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