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二十章合作選擇

    第二天上午,江飛宇親自在公司迎接這位Yuri先生。

    除了保鏢,Yuri就帶了一個助理、一個翻譯。

    飛宇集團這邊作陪的人除了張哲盛,也就一個翻譯、一個助理。

    簡單參觀了飛宇集團的總部,雙方進入會議室細談。

    外國人說話、做事很直接,不會拐彎抹角半天進入不了主題。

    這不,Yuri上來就表達了自己想投資飛宇集團的想法:“我關注了飛宇集團幾年的時間,對貴公司各條業務線條和戰略布局都有所了解。”

    “我認為,導致飛宇集團的市值長期徘徊在1000——2000億美元之間的原因,並不是因為高層的決策有問題,也不是公司的發展走到了頂點,而是產業規模限製了你們的市值......”

    這個Yuri,果然對互聯網產業有著深刻的理解。

    飛宇集團現在的市值之所以很難大規模突破,那是因為現階段我國的互聯網用戶數量限製了產業規模。

    哪怕飛宇集團已經是國內互聯網行業的龍頭,也很難突破這個限製。

    畢竟,多大的池塘養多大的魚。

    說得再準確些,就是PC端的產業價值已經挖掘完了。

    想要幾何倍擴張,那就要等移動端用戶大爆發了。

    飛宇集團在移動端做的一些列準備,確實隻等開花結果了。

    當然了,如果能像老米那些企業一樣把業務擴展到全世界就另說了。

    江飛宇開誠布公道:“感謝Yuri先生對我們的認可,但我暫時不打算在集團層麵引薦大股東改變現在的董事會格局,如果是買入少量的飛宇集團股份,貴方完全可以通過二級市場收購。”

    “所以,我打算在集團的下級業務領域與貴方進行合作,如果Yuri先生感興趣,咱們就繼續聊下去。”

    “如果Yuri先生一定要在集團層麵進行合作,那今天就當認識Yuri先生這個朋友了。”

    聽完翻譯的話,Yuri思考片刻便點頭。

    或許在他來之前,應該對這種結果已經有預料了。

    接下來,江飛宇介紹了打算合作的領域。

    聽完江飛宇的介紹,Yuri好奇問道:“優享打車?這是什麽業務?”

    江飛宇介紹道:“優享打車,實際上就是將車主閑置的汽車利用起來,將他們變成可以對外服務的出租車,你可以直接對標Uber,這是我對共享經濟的理解而做出的戰略布局,我認為這必然是下一個風口......”

    衣食住行,這是人類的基本需求。

    或者,也可以說是高頻消費需求。

    “共享經濟”這個詞語,倒是讓Yuri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隻不過,Yuri對這一行的潛力還是存在很大的懷疑:“據我所知,Uber的業務拓展並不順利,我聽說他們剛擴張到歐巴羅市場,就有多個國家的出租車司機、出租車公司、租賃車公司在抵製他們。”

    江飛宇笑道:“Uber現在遭到傳統出租車行業的抵製,那是因為他們思路沒有轉過來,即便是敵人,也可以變成利益共同體。”

    Yuri略微思索,便明白了江飛宇的意思。

    Uber隻要讓這些司機在自己的平台接單,那麽問題就迎刃而解。

    本來,那些跑單的司機都不是專職幹這事的,就是偶爾跑幾單。

    這些出租車司機進入平台後,受益最多的還是這些出租車司機。

    因為,他們專職幹這個,接單時間最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