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到了改變的時候

    在全世界大部分的目光被吸引到倫(噸)奧運會的時候,江飛宇卻悄悄來到了印國的東北行政區。

    與江飛宇同行的,還有萬心娟和阿成的兩個孩子。

    畢竟,他們一家四口分別已經快一年了。

    為了這一次的團聚,萬心娟和孩子已經等了很久。

    行途也比較講究,先乘坐飛機來到沙巴這邊。

    然後,在兩國邊界乘坐私人遊艇來到索達依坎縣的碼頭。

    走陸路通道也行,隻不過坐遊艇更加舒適和快捷而已。

    為了避免引起官方的注意,阿成並沒有到碼頭迎接,而是在碼頭倉庫裏與家人團聚。

    團聚過後,一行人乘車趕往東北行政區的治所。

    東北行政區的治所,阿成設立在了巴魯達城。

    索達依坎縣的地理位置和基礎設置確實更好些,但很容易被印國占領。

    阿成不可能將千辛萬苦建立的老巢,安置在敵人的艦炮射程內。

    回到行政區官邸,阿成立馬向江飛宇請教起治理經驗。

    江飛宇有些遲疑:“成哥,你要是經濟發展方麵,我還能提供點意見,要說治民,我就不敢亂說了。”

    阿成鼓勵道:“沒事,你大膽的說,你的能力再怎麽差也比我強無數倍。”

    阿成的天賦,基本上都在殺人和打仗。

    其他方麵的能力,確實相對差些。

    江飛宇問道:“是大陸那邊派來援助的專家有所保留嗎?”

    阿成解釋道:“這個倒沒有,隻不過自家的兄弟更值得信賴。”

    阿成如此信任,江飛宇也隻能趕鴨子上架了。

    出謀劃策之前,江飛宇得先了解東北行政區的具體情況。

    整個東北行政區就4縣之地,麵積約8.43萬平方公裏。

    索達依坎縣、巴魯達城、彭加不丹縣東西相連構成一條線,萬椰那縣位於彭加不丹縣的下方。

    整塊地盤的形狀,跟一隻腳類似。

    東北行政區治下人口約42.37萬,其中約35萬是華人,剩下7萬多是本地人。

    剛開始,印國政府允許華人拖家帶口遷移到東北行政區生活,那是妄圖通過這些華人平民將東北行政區政府拖垮。

    畢竟,東北行政區的糧食自產率還不到百分之10。

    隻不過,印國官方小看了阿成的財力。

    海量的糧食訂單,拋向老米那邊的糧商。

    有一段時間,索達依坎縣港口外一度堵塞了幾十艘運糧海船。

    沒辦法,碼頭的裝卸能力太差了,卸貨還得排隊。

    源源不斷的糧食到港,立刻讓拖家帶口過來的華人平民安心下來。

    他們也在同盟軍的組織下,搞起了大生產。

    印國海警並非沒有從中作梗,隻不過老米糧商可沒有慣著他們。

    第二天,老米大使就態度強硬地向印國抗議了。

    這也是阿成選擇把訂單給老米的原因。

    隻要你舍得花錢,確實能借勢老米。

    印國官方不敢得罪老米,隻能把小花招收起來。

    畢竟,人家運的是糧食,不是軍火。

    按照同盟軍與印國當初的協議,隻有軍火采購需要報備審批,民用類物資是可以自行采購的。

    看到阿成憑一己之力供養起35萬華人,印國官方才開始收緊移民的口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