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話題聊到這裏了,江飛宇也問出了自己心中一直以來的一個疑惑。

    “周總,其實我很好奇,咱們為什麽每年都要增持那邊的國債?而且增持的份額還這麽大?”

    估計,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惑。

    這不是相當於,“窮人”借錢給“富人”花嗎?

    而且,你還得擔心“富人”耍橫,直接不還錢了。

    相當於,被對方綁架了一樣。

    這種宏觀領域的經濟問題,也算不上什麽要保密的內容。

    於是,周國海就給江飛宇詳細科普起來。

    要解釋這個事情,我們得先弄明白一個事實:那就是我們跟老米的經濟貿易中,我們是貿易順差。

    也就是說,我們出口金額大於進口額。

    每一年,這個數字還不少。

    而在現代國與國之間的經濟貿易中,貨幣交割會存在另外一個領域的知識:那就是外幣儲備。

    而外幣儲備又分為外幣現金儲備和外匯存款。

    咱們可以舉個例子來簡單說明。

    比如說,我A國出口了一批1000億美金的貨物到老米那邊。

    按理說,那邊的商人要支付給我1000億美金。

    實際上,這1000億美金並不是以現金的方式給到我,人家隻是把這錢轉到我的外幣賬戶中。

    相當於,這1000億美金的現金還在老米那

    邊。

    變化的,隻是我的外幣賬戶中的存款餘額。

    當然了,你非要兌換成現金運回國內也行,但是基本上沒人會幹這事。

    首先一個,現金保管的成本比較高。

    1億美金現金的體積有多大,大家可以網上自己查一下。

    1000億美金,乘以1000就行了。

    你得安排足夠大的金庫來存儲,還得配安保人員。

    其次,這麽多外幣現金運會國內存儲,萬一損毀了一部分,人家老米那邊可不負責幫你兌換的。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

    你把現金運回來的那一刻,資金就已經開始貶值了。

    這又涉及到一個問題:市場流通現金量。

    比方說,米聯儲估計使用美元現金交易的市場(本國及其他美元市場)規模是10萬億美刀。

    那麽,他們一般會按照稍微超過一點的比例來印刷貨幣,來滿足市場對貨幣的需求。

    如果大筆美元現金離開米國,市場上就會缺乏現金,米聯儲就會印刷紙幣來滿足市場交易的需求。

    相當於你提走了多少,他們就印刷多少補貨。

    你提的現金越多,他補得越多。

    最後,就是你手中的貨幣貶值了。

    所以,你A國貿易掙的這1000億美金,最後基本上都成為了外匯存款。

    既然是存款,你就得考慮保值的問題。

    而且,保值方式隻能選擇低風險的。

    常規的,無外乎定期存款、國債這兩種。

    相對來說,還是國債收益高和風險小

    。

    畢竟,是用國家信用來作保。

    這也就是為什麽,我們持有的美元國債會越來越多的原因。

    聽完周國海的解釋,江飛宇也隻能感歎“世界貨幣”的地位確實牛逼。

    無論怎麽搞,人家都是賺的。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