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楓知道,這不是詭辯,也不是一個設好的圈套,盡管他有圈套一般的提問方式,以及能夠用詭辯的思維方式作出完美解答,但無論如何,這都不是此時所想的意義之所在。

    石景楓想,若是沿著自己的思路思考的話,那麽此時的意義是什麽呢?難道是思考自己是否是一個獨立的人?還是自己的人格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石景楓兩眼一翻,有些不耐煩。

    這並不是自己真正所想啊!誰會在情況緊急之時在乎這個?石景楓心中念叨著,難道說自己真的在乎自己是一個物質的人,還是一個精神的麽?這就像是問一個是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一樣,都是不切確的,不全麵的。

    關鍵不是在於這個問題自己能否回答對,關鍵在於……關鍵在於,石景楓心中如同發了狂一般,不停地念叨著此時自己心中所想所思,不斷地做著假設,並且推翻著假設,他的心中就如同一個巨大的實驗室,正在晝夜不停地做著實驗。

    然而石景楓卻忽然發現,自己居然忘了實驗的主題是什麽了,自己要證明的內容是什麽了。唯物與唯心如同黑白無常,死死纏繞著他,即便它想要躲避,也無路可逃。這不是令他覺得奇怪或是難受的一點,石景楓不曉得自己到底應該怎麽做才能夠有著這麽一種事情。

    這種被嚼爛了的口香糖黏在了手指上的感覺真的太過糟糕,石景楓已經不知道如何描繪自己的心情了,他隻會不停地通過無意義地思考來挽救淪落其中,並且不斷越陷越深的自己。

    忽然,石景楓猛地睜大了眼睛,瞳孔裏折射出來些光芒,他像一個失憶的人,忽然想起了什麽似的,眼睛裏滿是找到了回家的路一般的高興。

    是的,就是意義這個詞匯。石景楓開心地想著,他方才所想,便是在不斷推演,自己所提出的問題,此時到底有什麽意義。

    這本來是占據他心頭的疑惑,但忽然之間卻看不見他的身影了,但是石景楓知道,自己始終籠罩在他的陰影之下,原因無他,隻不過因為,“意義”如同那柄神話中的劍,懸在了他的頭頂,時刻準備落下。

    其實他的最終問題並不是關於意義,而是關於自己受到的影響。石景楓此時抓住了關鍵,心中思路豁然開朗,那些淩亂的線條也逐漸規整為順暢的邏輯鏈條。

    是的,正如他的老師所言,沒有人可以避免不受到周圍環境與事物的影響,人隻不過是環境的組成事物之一,並不是全部。

    一個人因為受到了環境的影響而學習到無比多的知識,也因此產生了性格,這都是環境對人的作用影響,此時自己若是單單通過一個“心理防線”來將自己受到過的影響都給掐枝去葉地給去除掉了,那麽現在自己,就不再是自己,而是其他人了。

    石景楓心中糾結萬分,便是始於此而產生的糾結:到底自己要受到過多大的影響,才會寫入自己的人生之中,做一個時刻影響著自己的變量呢?

    到底是以待過的時間來決定,還是通過對自己造成的多大的效果來決定的呢?石景楓此時心中疑惑不已,不敢輕易妄下定論。

    但不論如何,此時的石景楓都已經認定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即便此時自己有心構建心理防線,去抵禦這股神秘的作用力的入侵,但心中卻已經認為,自己已經被這股力量給改變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