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修辭“裝扮”故事

    講銷售故事,不管是講科學故事還是產品故事,都要用語言表述。想要激發顧客的好奇心,讓他們聽我們講完故事,就要把故事講得漂亮。而修辭就是那個漂亮的外衣,能夠把我們的故事“裝扮”得更加光彩奪目。

    修辭被認為是演說和寫文章離不開的藝術手段。一個生動的、飽滿的、受顧客喜歡的故事也必然要用到修辭。常見的修辭辭格包括比喻、誇張、排比、反複、反問等。我們先要對這些修辭知識有一定的認識,才能在實踐中更好地運用它們。下麵我們一起來認識它們。

    比喻:讓我們的故事更加生動

    比喻,是修辭中一種最基本的也是人們普遍運用的一種修辭辭格。通過運用比喻可以使得兩個看似不相關卻有著內在聯係的事物聯係到一起,增加人們對兩種事物的感官印象。也可以用簡單易懂而人們又熟悉的事物對難懂的事物加以說明,便於人們深入地了解它。因而,比喻的運用可以讓我們的故事更加生動與形象,讓顧客產生身臨其境、感同身受的形象感。

    比如,我們常聽到一些銷售孩子產品的人講“不要讓×××殘害我們的幼苗”。這就是明顯地將孩子比作了幼苗。

    雖然使用比喻能讓我們的故事更生動,但在運用時也要注意,不要用一些千篇一律、沒有新意的比喻,這會讓人覺得索然無味。而相對地,也不能太過高深,這會讓人理解不了,並且我們要的是吸引顧客、說服顧客,而不是尋找高山流水的知音。此外,還要注意不同文化不同語境,不能亂用比喻。

    排比:使我們的故事更有表現力和感染力

    運用排比能給人一氣嗬成的感覺,因為強烈的節奏感使我們的故事更有表現力和感染力。比如,一個服裝銷售人員向一位女士講故事時就用到排比:

    擁有了這件衣服,你就擁有了男朋友的愛戀;擁有了這件衣服,你就擁有了所有女人的忌妒;擁有了這件衣服,你就擁有了曼妙的身材;擁有了這件衣服,你就擁有了時尚。

    這個故事運用排比修辭辭格很強烈地說明了購買了這件衣服的利益點。而運用排比也要注意,不能為了排比而排比,否則隻會顯得牽強附會。此外,用排比時還要注意語句的順序。

    誇張:使人產生聯想,引起顧客的強烈共鳴

    誇張是一種將產品的作用、特征等故意進行誇大或縮小進行講述的常見修辭手法。比如一家餐廳的銷售人員向顧客講述的故事裏有這樣幾句話:

    我們店裏有一位顧客,第一次到店裏來的時候,吃得好飽,肚皮溜圓,像個大西瓜,再也動彈不得……

    這幾句話因為將情節誇張而使人們產生聯想,引起顧客的強烈共鳴。誇張雖好,但也不能亂用,不能與生活脫節。同時要注意誇張的內容,如果你對科技或者說理性的內容進行誇張則會有歪曲事實之嫌。

    反複:可在故事中強調、突出某種思想或情感

    當我們想在故事中突出某種思想或情感,又不知道接下來還有什麽可以進行強調的時候,用反複再好不過了。重複地使用一些語句而不會讓人產生累贅厭煩之感,這就是反複的獨特魅力。當年奧巴馬的那句“YES,WE !”振奮了多少美國人的心,而他的競選演講顯得技高一籌,也是因為他大膽地使用了反複。真誠、可信賴、有魄力,奧巴馬就是這樣把內容賦予了新感覺,從而鼓舞了人心,贏得了競選。

    反問:可增強我們的氣勢與說服力,使顧客能夠深入思考

    當我們在故事中做出疑問而不給顧客答案時,顧客往往會更加清楚地了解到我們所想要表達的信息。比如,很多銷售人員在講產品故事時,會這樣說:

    現在我們吃飯難道隻是為了解決溫飽嗎?

    這是一句典型的反問。誰都知道如今吃飯不僅講究色、香、味,還要養生,早就不是過去那種吃飯隻講溫飽的時代了。用這種反問句不僅使顧客能夠深入思考,加深顧客的印象,更增強了我們語言的氣勢與說服力,使我們的感情更為激昂,顧客就更容易被我們打動。但用反問句時要小心,因為當我們在不恰當的時機對顧客進行反問時,可能會激起顧客的逆反心理,從而拉開與顧客之間的距離。

    當然,修辭不僅包括這些方法,還要對故事的詞語進行推敲,對各個語句順序進行調整。古人作詩寫文章有時為了一個字的選擇而撚斷數根胡須,隻為達到“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效果。這種“驚人”往往都會有出人意料的作用,從而贏得人們的尊重與喜愛。

    所以,即便是現在,我們也要學習古人講故事的態度,注意每一個字的選擇與運用。每個句子之間該如何連接,每個段落之間要如何過渡,前言和後語是否符合邏輯,所說的話是否有一定的層次和結構,這些問題都涉及修辭的運用。

    了解修辭的方式並進行練習與使用,逐步地提高使用修辭的水平,就能使自己的故事更加美麗,扣人心弦,進而發揮出故事的神奇威力,感染顧客,從而達到我們銷售產品的目的。

    前麵我們已經知道了講銷售故事時利用修辭的作用,那麽要達到銷售產品的目的,我們就要有步驟地進行詞語、句式、辭格方麵的練習。以下是具體的練習步驟:

    第一步:對名句、名作進行模仿或者改造

    挑選一些名家名作,將這些名作進行熟讀並背誦,對名句名作進行模仿或者改造,使之具有自己的故事風格。

    第二步:自己設計故事

    接下來就要自己設計故事,對同一樣東西或同一件事情進行描述,將自己的作品與名篇對比,找到自己的不足,分析並揣摩自己與名篇的差距,再繼續下一輪的寫作與對比。

    第三步:定下長期的訓練計劃,堅持不懈、勤勤懇懇地練習

    不管是練習語句、修辭還是講故事的其他技巧,歸根結底都在於一個“練”字。講故事的功底隻能通過自己紮紮實實地練習,才能得到提高。這就要我們嚴格地要求自己,定下長期的練習計劃,堅持不懈、勤勤懇懇地練習,這樣才能成為真正的講銷售故事的高手。

    好了,本節的內容到這裏就結束了。最後,想要特別提醒大家的是,利用修辭裝扮故事,並不隻是用於講述科學故事,它完全可以應用於所有的故事銷售之中。

    讀完本節的內容後,現在想象一下:如果你將向顧客講述一個科學故事,你會為顧客設計和講述一個什麽樣的故事呢?

    讓消費者既聽得懂,但又不全懂

    當銷售人員向顧客講故事時,很多人有這樣一個煩惱:明明我們的故事毫無破綻,邏輯清晰,人物形象設計合理,情節精彩,可是當我們講給顧客聽的時候卻很難引起對方的共鳴。這是為什麽呢?

    究其原因,是銷售人員剛開始學習講故事時,總是擔心自己的故事不夠精彩,於是努力地把故事講得毫無紕漏,讓顧客一聽即懂。殊不知,這樣做就難免會出現另一個錯誤:太過直白!

    我們的國家受5000年曆史的熏陶,是一個講究含蓄之美的民族。所謂“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麵”說的就是這個意思。銷售人員給顧客講故事也一樣,要注意故事不能太過直白,要有含蓄之美。

    通俗地說,就是要讓消費者既聽得懂,但又不全懂。那麽,為什麽說銷售中講的故事要有含蓄之美呢?原因有兩點:

    第一,過於直白的故事缺乏張力,無法令顧客發揮想象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