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兒童不存在回歸的趨勢,那麽,他在自身功能上就會努力做到獨立。兒童在成長時會猶如離弦之箭一樣,直接朝著更加獨立的方向發展,嬰兒的出生就是這個獨立發展過程的開始。兒童在這個獨立進程中,會不斷克服路途中的種種困難,並不斷完善自身。促使兒童朝著目標不斷努力前進的是存在於兒童體內的一股重要力量,帕西·納恩先生將這股力量稱之為“有目的的行動”。我們所說的“主觀意願”,可能就是在我們的意識生活中能找到的與這種“有目的的行動”力量相似的東西吧。不過這是個不太恰當的比喻,因為主觀意願是屬於個人意識的一部分,會受到限製,而“有目的的行動”這股重要力量屬於生命本身,它可以讓處於成長過程中的兒童做出各種行為,我們可以將之稱為人類的一種天然推動力、進化的源泉。如果一個兒童能夠不受任何幹擾地成長,那麽,在他的身體裏就會產生一種“生命的愉悅”,這樣他的成長過程就會充滿快樂和活力。

    兒童對獨立的要求就是我們所說的“自然發展”的基本步驟。也就是說,假如我們足夠關心兒童的自然發展,那兒童獨立這個步驟就能逐步達到。由於身體也具向前發展的傾向,而且這種非常強烈的傾向直到死亡才會被阻止,所以,除了要關心兒童心理方麵的發展,我們也要關注他們身體方麵的發展。

    下麵,我們就開始研究這個過程以及其中的每個階段。嬰兒的出生意味著他離開了母體子宮這個封閉的場所,也由此邁出了走向獨立的第一步,從此,兒童也具有了一種強烈願望,他渴望直麵世界以及學習吸收各種知識。兒童在學習吸收周圍事物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屬於他的個性。因此,我們可以認為,兒童出生時就具有了“征服周圍環境的心理”。

    這種強烈願望就是兒童出生後第一階段的標誌。假如這種征服周圍環境的強烈要求出現在兒童身上,就表明對兒童來說,這個世界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於是我們可以認為(即使不太準確),兒童喜歡上了他生活的世界。用凱茲說過的話就是“對兒童而言,世界的感官刺激是很豐富的”。

    兒童的感覺器官是最先進行工作的器官,我們不禁會想,身體感覺器官的作用如果不是直接吸收東西,那會是什麽呢?它們的作用是為了幫助兒童形成個性,從而記錄外界的刺激。

    在我們環顧四周時,隻要在視野範圍內的東西,我們都能看到;隻要在我們聽覺範圍的一切聲音,我們也能聽到。可見我們能夠感知的範圍有多大,不過,剛開始時我們並不能輕易辨別出這些聲音,起初進入我們耳朵的隻是眾多聲音的混合體。後來,我們逐漸積累了經驗,這才能分辨出這些聲音以及它們之間的區別。這就正好完全符合形態心理學的內容。

    兒童會先吸收周圍環境中的所有東西,之後再逐一進行區別,這是一個正常發展的兒童具有的心理發展形態。

    如果有一類兒童,他們對周圍環境的感覺完全是恐懼,而沒有吸引他們之處,那麽外界就會變成令他們恐懼的源頭。

    以上兩種情況存在很明顯的區別。研究嬰兒的結果顯示,假如在嬰兒長到6個月時,才出現外界對他的影響,那麽他的成長會保持正常。從嬰兒的身體方麵就能與此相關的證據,通過實驗來也能驗證這一點。比如,嬰兒的身體會逐漸遵循一定規律成長,他們的胃開始分泌胃酸以助消化,他們的牙齒開始冒出來。出現這些成長現象後,長到6個月大的嬰兒就可以戒掉母乳,慢慢開始吃一些與母乳混合的食物了。可以說,嬰兒現在達到一種較獨立的程度,而在此前,由於嬰兒根本無法消化吸收母乳外的食物,他們隻能以母乳為食。當他們快滿半歲時,好像在宣告:“我們完全可以獨立了,也不用再依靠母親的乳汁生活了。”其實,在青年時期也會出現這種情況,青少年們會因為自己依靠父母而羞愧,於是就設法回報父母。

    嬰兒大概也會在這一時期(被我們看作是最重要的時期)第一次發出聲音,這是嬰兒語言學習之路的裏程碑。這種發展直到嬰兒能夠完全獨立之前都會繼續下去,當兒童可以說話時,他就可以把自己的思想通過語言表達出來,而成年人們也不用再費心揣摩嬰兒是各種需求。學會了人與人之間進行交流的工具——語言,嬰兒也就可以和社會交流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