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欲是人的一種生理本能。每個人都會在生活中產生各種各樣的“欲”。欲望越來越多,越來越大,心就會越來越貪,最後欲壑難填,陷入無止境的黑洞中。

每個人在剛剛降生到世間時,身上都無外物,自然也就不會對外物產生欲望。那時,我們最大的欲望便是口腹之欲,饑餓時會大哭,一旦飽食便又安靜下來。

我們一天天長大,接觸的事多了,接觸的人也多了,欲望也多了。聽多了欲念過強的人關於欲望的言論後,我們便容易與他們一樣把欲望視為人生中的動力。卻不知我們一旦對欲望不加節製,不懂得適可而止,我們的人生便進入了不斷產生和滿足私欲的惡性循環。

對情的欲望,對財的欲望,對權的欲望,對享樂的欲望……各種各樣的欲望交織在一起,如同一張大網,將人困在其中。

被欲望左右的人,會失卻初心,失卻自己。他們會迷失在欲望的旋渦中,暈頭轉向卻還樂不思蜀。他們會迷戀私欲被滿足時那種飄飄欲仙的感覺,會難以承受私欲無法得到滿足時那種惴惴不安的感覺,隻有不斷地“求”,才能讓他們的心中得到短暫的安靜。

(二)

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

小小的村落籠罩在夕陽的餘暉裏,小小的巷子裏遍是牧歸的牛羊。老人拄著拐杖,站在柴門外等待著放牧歸來的孫兒。野雞一聲聲鳴叫,小麥已經準備抽穗,蠶兒吃飽了桑葉,準備入睡。

荷鋤歸來的農民們一見麵,便歡快地聊起家常。這美好的情景令詩人心生羨慕,不由得吟起《詩經》中“式微,式微,胡不歸”的詩句。

那村民們生活得簡樸、單純、安靜、舒心,人人皆有所歸,令詩人想到自己隻身一人,在官場中經曆著沉浮,那種無處可歸的心情一下子湧上了心頭。

何必在官場求生存?若是過著和他們一樣安然自在的生活,難道不好嗎?詩人越看著這些村民,越覺得這樣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想要隱居田園的心緒漸漸在他的心中浮現。

一幅恬然自樂的田園畫卷,一派自給自足的安居情景,無一不是平常事物。詩人用白描的手法將它們展現在讀者麵前,營造出一種身臨其境的氛圍。

(三)

清心寡欲的智者才知道簡單是福,平淡是真,知足才能長樂。

人生在世,欲望越少,所求就越少。所得越少,需要擔憂的事就越少。貪求欲者一旦被財欲、物欲、色欲、權勢欲等迷住心竅,就會迷失自我,哪怕一頭跌進無底的深淵,也在所不惜。

奢求越多,心就越累,不曾擁有時擔心得不到,得到後就擔心會失去。想著自己付出過的努力,就更加不甘心,更加不情願將自己已得到的拱手讓人。若是失去了,便會想盡辦法將它奪回來。

佛經中有一句話,叫作“無欲則剛”,意思是說如果一個人沒有什麽欲望,就沒有什麽事情可以讓他害怕。細想,難道不是嗎?

那些貪官汙吏,時時害怕東窗事發而夜不能安;那些靠著欺騙獲取利益的人,時時害怕謊言被揭穿而提心吊膽。

人,無欲無求則無敵。不求,便不會害怕失去,便不會害怕失敗,便不會為了一些人、事、物整日惴惴不安。然而世人都有欲望,想要做到無欲,是幾乎不可能的事。

若是做不到無欲,便做到無求吧。若是未曾在欲望的驅使下做過什麽負心之事,自然什麽都不必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