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古時,人們把考取功名當成人生的意義,認為隻要考取了功名,就可以衣錦還鄉,光宗耀祖,讓全家人揚眉吐氣;就可以飛黃騰達,擁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就可以平步青雲,然後抱得美人歸。

    多少學子為了考取功名,十年寒窗,頭懸梁,錐刺股,孜孜不倦,廢寢忘食。一朝失利,萬般驚恐,一次又一次落榜,再一次又一次地參加考試,於是,便有了範進這樣五十四歲高齡的秀才,以及霜染發須仍然堅持不懈地參加鄉試的老者們。

    古時有一句話叫“百無一用是書生”。一個人若是屢試不中,便隻得在周圍人的白眼和奚落中討生活。那生活自然是苦的,不僅是生活上的拮據,還有心理上的壓抑。

    讀書人時常會想,若是自己有幸考中功名,得個一官半職,那便是天大的喜事,披紅戴花,人潮簇擁,何等風光。然而,當他們真的有幸考中後,才發現在當時黑暗的官場之中,並無自己的立足之地。

    官場中的汙穢讓一顆顆單純的心飽受折磨。若是同流合汙,內心便會不安;若是保持清高,便會受到排擠甚至陷害;想要抽身離去,卻舍不得已經到手的利益;想要繼續深陷,卻對不起自己的良心。

    最後,一些人心中的黑洞越來越大,越來越難以填滿,惡事做得越來越多,直至被關入牢獄才停止。相比於他們,那些曾被他們嘲笑的農人,那些曾被他們欺淩的窮人,卻依然過著安穩的日子。

    也有一些人最終棄高官厚祿於不顧,揮一揮衣袖,退居於田園之中,與花草為伴。悠閑淡然的田園生活讓他們為年輕時所追尋的一切而感到不值,不由得感歎錯過了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

    (二)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此詩的作者陶淵明是漢魏南北朝最傑出的詩人,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個大量寫飲酒詩的詩人,他以“醉人”的語態共寫了二十組飲酒題材的詩。

    在陶淵明所有的飲酒詩中,有些詩對是非顛倒的上流社會進行了指責,有些詩對腐朽黑暗的世俗進行了揭露,有些詩反映了仕途的險惡,有些詩表達了他退出官場後心中的怡然自得。

    前文引用的這首詩是飲酒詩中的第五首,此詩中景、情、理交融於一體,寄情深長,耐人咀嚼。

    當時的官場中充滿了爾虞我詐,鉤心鬥角,“車馬喧”便是當時官場的真實寫照。陶淵明厭倦了這樣的生活,於是退出了官場。這首詩描述的正是他退出官場後擁有的悠閑自得的生活和心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