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夢,是個神奇的東西,它虛幻,飄忽,摸不著,抓不住。

    有些夢的情節清晰得無比真實,可以看清每個人的麵孔,可以聽清每個人的每句話,甚至可以清晰感受到一些感覺,讓人懷疑這不是夢,而是親身經曆過的一段現實。

    有些夢比較混亂,或是明明感覺自己在做夢,卻怎麽都無法讓自己醒過來;或是好不容易掙紮著讓自己從一個夢中醒過來,卻發現自己還在夢中。那種感覺,實在複雜得讓人難以用語言描述。

    在夢中,人們可能經曆許多未曾經曆過的災難,比如洪水滔天,比如山崩地裂;在夢中,人們可以嚐試平日裏做不到的事情,比如在天空中飛翔,比如在深海中呼吸;在夢中,人們可以大聲地哭泣,不用在意別人的眼光;在夢中,人們可以任性地放任自己,不用擔負任何的責任。

    夢,有美夢,有噩夢。陷入美夢之中的人備感享受,舍不得清醒;陷入噩夢之中的人驚慌失措,拚命想逃離。

    有些人在夢中執了心愛之人的手,見到了已故的至親,醒後想要再次入夢,卻再也尋不到那個人。於是心中暗悔,責怪自己不應該醒來。

    有些人在夢中經曆了至深的痛苦和驚嚇,醒來的那一刻,臉上還帶著淚痕。於是不由慶幸,還好隻是個夢而已。

    其實,我們會做夢,會夢見一些人,一些事,一些情節,隻是因為,它們一直在我們的心裏。

    無論是美夢還是噩夢,都因為它們的短暫才變得有意義。那些我們所做的美夢,正因為它們的短暫,才會讓我們依依不舍。那些我們所做的噩夢,也正因為它們的短暫,才讓我們感受深刻。

    (二)

    若是夢無止境,生活便和夢融為了一體。聽起來似乎是不可能的事,卻也並非真的不可能。

    有時,我們正在與人侃侃而談,卻突然之間不知道自己正在說的是什麽;有時,我們以為我們從夢中醒來了,把夢中的情景講給別人聽,卻不知這醒的過程和講的過程,本身也隻是一個夢。正如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的《讀禪經》中所寫:“言下忘言一時了,夢中說夢兩重虛。”

    白居易晚年時喜歡研究佛法,他經常去拜訪一些高僧,向他們求禪問道,並且依據佛法進行自省。這首詩,就是他結合自己所領悟到的禪意而作的。這兩句詩中透出的禪意,其高深著實令人難以理解。

    釋迦牟尼佛一生講經無數,然而他在總結自己一生的講經說法時卻說,他一個字都沒有說過。這樣的境界便是“言下忘言一時了”。說出的話,講過的經,都是由人口而出的,其實,說即是沒說。

    須知諸相皆非相,若住無餘卻有餘。

    言下忘言一時了,夢中說夢兩重虛。

    空花豈得兼求果,陽焰如何更覓魚。

    攝動是禪禪是動,不禪不動即如如。

    我們平日裏看到的,即便有形有象,卻也隻是我們看到它們時,它們才呈現出的樣子。當我們沒有看著它們的時候,它們還會是我們看到的那個樣子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