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們大多會聽到孩子這樣的抱怨:某某說我壞話、某某把我的本子撕破了,某某真討厭,跟我爭玩具,我以後再也不跟他玩了……他們的表現要麽滿腹委屈,要麽振振有詞。其實,諸如此類的話,大多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孩子卻總是斤斤計較。

    孩子之所以會這樣,除了年紀尚小之外,主要原因還是孩子缺乏寬容之心。如果你不給予正確的開導和幫助,反而說一些火上澆油的話來助長孩子的不良情緒,會讓孩子小小年紀就糾纏於這些小事上不懂寬容,很容易就會養成自私狹隘的性格。對其今後的成長和人生道路極為不利,同時孩子也得不到應有的快樂。

    林肯在12歲的時候,因為家境貧寒,不得不中途輟學。離開學校後的小林肯,到伐木廠做了一個伐木工人。

    為了防止別人盜走自己辛勤得來的勞動果實,小林肯每次都在自己砍倒的樹上刻上一個大寫的字母“A”。他天真地以為隻要做上記號,就沒有人會偷他的樹了。但是事與願違。一天,小林肯發現自己砍倒的樹上不知被誰刻上了一個“H”,很明顯有人想盜取他的勞動果實。

    林肯氣極了,氣衝衝地回到家,跟母親抱怨起來:“竟然有人想偷我的樹,我猜一定是亨得爾那家夥幹的,不能便宜了他,我要到他家找他算賬去。”

    母親看著氣得滿臉通紅的林肯說道:“好孩子,別著急,去之前先聽媽媽給你講個故事。”接著,林肯的媽媽為他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從前,在茂密的大森林裏,住著一個叫班布的獵人。他每天以打獵為生,最擅長在樹林裏安裝捕獸套子。因為他安裝的地方得當,是動物們經常出沒的地方,所以他每天都會有所收獲。這一天,他像往常一樣又去收套子,卻發現套子上空空如也,隻剩下幾根動物脫落的毛,看來捕獲的動物是被人偷走了。班布非常生氣,但又不知道偷盜者是誰,隻能間接警告一下。於是他找來一張紙,在紙上畫上一張很生氣的臉,再把紙夾在了套子上,希望那偷盜者看到後能有所收斂。

    但是,當他第二天再去看的時候,發現套子不但還是空的,而且還有一大片樹葉蓋在上麵,在樹葉上還畫了一個圈,圈裏又畫了一座房子,房子旁邊還有一條凶神惡煞的狗。班布看著這幅畫,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麽小偷拿走了我的獵物還要畫圖呢。於是他決定親自見見這個可惡的偷盜者。於是他又在紙上畫了一幅畫,畫的是一個中午的太陽,太陽下麵兩個人,兩個人中間有一個捕獵的套子。

    第三天中午,班布如約來到了套子旁邊,終於見到了那個奇怪的偷盜者,原來是一名渾身插滿雞毛的印第安人。因為他們彼此語言不通,所以隻能靠打手勢來交流,印第安人表示:這塊地方是他們印第安人的地盤,班布不能在這兒捕獵。而班布的意思又是:這是我放的套子,我捕到的獵物,你不能拿走。經過一番滑稽的比畫,雙方都忍不住笑了出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