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媽媽的愛,的確有些“狂熱”,什麽都為孩子安排好,孩子一旦提個什麽要求或者建議,就說“小孩子不懂,聽爸爸媽媽的就行”。 這樣一來,孩子必定會形成依賴的性格,做事也就缺乏主見,從而對自信心的培養大打折扣。其實,在孩子們看來,他們並沒有像大人們認為的那樣什麽都不能做,相反,他們覺得自己能做很多事。再加上對任何事都好奇的天性,孩子一般都願意參加一些活動。為此,你不妨利用這一點,早一些讓孩子學會諸如穿衣、穿鞋、擦桌子等基本的生活技能。不要覺得孩子做得慢,或者做不好,隻要給他提供機會,孩子是能夠做好,並且很樂於去做一些事情的。這樣一來,孩子就會主動去思考、嚐試一些事情,在此過程中,他們的潛力也會被更加充分地發掘出來。日子久了,孩子就可以更多地體會到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完成某些事情,以後做起事來自然就會果斷進行了。

    ☆創造機會,鼓勵孩子下決心

    在作出某個決定之前,考慮一下利弊得失是很必要的,隻有這樣才能做出最佳選擇。所以,在一些事情上,你可給孩子充分自主的機會,讓他產生一種“我可以決策和選擇”的感覺,這樣孩子就會憑自己的思考、能力去決定做什麽事、如何去做。比如去餐廳吃飯,可以讓孩子點餐;去商場購物,可以讓孩子決定買籃球還是排球,等等。

    ☆幫孩子擺脫依賴心理

    正常情況下,遇到問題,人們都會盡可能地征詢他人意見,借助他人智慧,然後做出自己的正確決策。這一點是值得提倡的。但是,那些缺乏主見的孩子卻不是這樣,他們詢問別人之後,就開始“順風倒”,完全聽信別人的主意,自己則幹脆不去考慮其中的利弊得失,這是孩子的依賴心理在作怪。

    為此,你必須要想方設法幫孩子拿掉這個“拐杖”, 凡是能讓孩子做主的事,都聽孩子的,比如,孩子過生日要邀請哪些小朋友;每天上幼兒園穿什麽衣服;到商場購買什麽玩具,等等。如當孩子遇事向媽媽們討主意時,你不要馬上“指點江山”,而是要引導和鼓勵他拿出自己的意見,哪怕孩子說出的意見沒有多少價值,也要先給予鼓勵,之後再幫其完善。這樣一來,就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信、自強、自立的勇氣和信心,久而久之,孩子形成果敢性格就不是問題啦!

    ☆不要對孩子要求太過嚴格

    大多數媽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巴不得孩子凡事冒尖,門門優秀,當孩子達不到他們的要求時,他們就表示自己的不滿和憤怒,對孩子嚴厲批評。甚至有的媽媽還讓孩子做力所不能及的事,又不給予幫助,結果,孩子常常感到失敗的痛苦,以致從此不自信,拿不定主意,害怕做錯事。所以,你應注意教育孩子的方式,不要過分嚴厲,要放開手腳,讓孩子在自我鍛煉中養成果斷的性格。

    ☆鼓勵孩子當斷則斷,勿求“萬全之策”

    和一些成年人一樣,有些孩子也有“追求完美”的癖好,因此做起事來東琢磨,西考慮,生怕自己想得不周全。按說這麽做也無可非議,但是,周全與否是相對的,萬事不可能十全十美,很多人就是在追求完美中猶猶豫豫錯失了良機。你要讓孩子懂得,凡事能有七八分的把握,就應該下決心了,這對於孩子形成果斷性格會大有裨益的。

    快樂教子課堂

    孩子能否成為一個做事果決的人,很大程度取決於媽媽們的教育。當發現孩子做事總拿不定主意、猶豫不決、優柔寡斷時,作為媽媽的你就要及早行動,采取可行的辦法,讓孩子擺脫這種不良性格,從而讓孩子成為一個遇事果敢、堅定的人。如果你的孩子還沒有出現類似的情況,那麽恭喜你,同時也要提醒你,防患於未然,爭取避免類似情況發生。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