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孩子的謊言並沒有使他的品質變壞,說謊與小偷也沒有多大的聯係。媽媽們應該好好反思自己,然後對症下藥,這才是對孩子最有幫助的做法。

    ☆要幫助孩子區分現實和想象

    由於孩子年齡小,想象力和創造力又都非常豐富,所以他們說出來的一些謊言並非是有意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對於孩子的這種謊言,媽媽們不能聽之任之,也不能一味地批評指責。

    孩子的想象型謊言往往沒有什麽目的性,有時是很即興、很隨意的,對於這類孩子應該注意啟發和引導。你要告訴孩子,什麽是現實中發生了的,什麽是他想象出來的,這樣就會幫助孩子將現實和想象區分開來。此時,你還可以告訴孩子用諸如“我想……”、“我希望……”等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想象。

    ☆做孩子言行一致的榜樣

    請注意,無論什麽時候,你的行為都會對孩子產生深遠的影響,孩子會下意識地模仿你的動作,吸收你的思想,學習你待人處世的態度。所以,在要求孩子誠實的同時,媽媽們自己要注意做到誠實守信,言行一致,犯錯後要及時承認錯誤,並認真改正,為孩子樹立一個正麵榜樣。

    ☆學會信任自己的孩子

    要慎用“謊言”字眼,不能因為孩子一次撒謊,就認定孩子永遠撒謊,否則很容易讓孩子背上心理負擔,導致他以後習慣性地撒謊,形成惡性循環。信任可以增進孩子與你的親密感,你的充分信任會使孩子自覺地進行自我約束、自我監督。

    ☆及時製止孩子有目的的撒謊

    信任孩子並不等於無條件放任自流,如果發現孩子撒謊,你就要及時地、明確地指出他的這一行為,並告訴孩子應該怎樣去做。

    以清廉仁厚著稱的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司馬光從小就是個誠實的人,他的這一優良品質得益於父親的教養。

    在司馬光6歲那年,他家院子裏的核桃快熟了,司馬光就讓姐姐摘了幾個,並幫他剝皮,姐姐也剝不開。姐姐離開後,管家拿來一盆開水,把青核桃放進去燙了一下,核桃皮很容易就被剝了下來。姐姐回來後發現核桃皮被剝落,就問是誰剝下來的,司馬光說是自己剝的。這件事被司馬光的父親知道了,非常生氣地對司馬光說:“明明是管家幫你剝的,你怎麽可以撒謊呢?”這件事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後來,無論是治學作書,還是為人處世,他總是十分誠實,絲毫沒有半點虛假。

    快樂教子課堂

    由於孩子對於意識的認知能力有限,他們不懂得謊言意味著什麽,更不知道人格的概念內涵。所以,一旦發現孩子的撒謊行為,媽媽們先不要批評指責,而應該用平和的態度告訴孩子,這樣做是不對的,並讓他知道為什麽不對,應該怎樣做。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