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爸爸媽媽難以忍受孩子磨磨蹭蹭的習慣,他們會不自覺地向親戚朋友們抱怨:

    “早上起床穿衣服、刷牙、洗臉、吃飯、寫作業都是磨磨蹭蹭的,我簡直受不了了。還有,吃飯有時要1個小時,寫一點作業,屁股就要離開椅子好幾回,真恨不得踢他兩腳。”

    其實,有著拖拉習慣的孩子並不少見,他們做事往往沒有耐性,有頭無尾,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讓很多媽媽們很苦惱:難道是天生腦子慢半拍?是遺傳嗎?好像家裏人沒有一個人做事拖拖拉拉,這孩子怎麽會這樣呢?

    其實,對此我們也不必太過苦惱,拖拉隻是孩子的一個習慣,並不是他的個性特征,也不是性格缺陷,更不是腦子的問題。如果你能夠積極幫助孩子改掉這個毛病,孩子還是能恢複做事雷厲風行的樣子的。

    說到這裏,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造成做事磨蹭不利索的因素:第一,是孩子由於不常練習,動作不熟練造成的,再加上孩子尚小,他的神經、肌肉的協調能力還不強,同時缺乏一定的生活技能,所以導致他做事情比較緩慢;第二是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導致做事缺乏緊迫感,也造成孩子做事愛磨磨蹭蹭,邊玩邊幹;第三,與家長的影響有關,如果家長平時做事磨蹭拖遝,喜歡邊吃飯邊看電視或報紙,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的行為,導致孩子養成做事注意力不集中,拖拖拉拉的不良習慣。

    所以,作為媽媽們來說,在知道了孩子做事磨蹭的原因後,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幫助他改掉這些壞習慣了。

    起初,李女士非常為她的女兒媛媛擔憂,因為她沒有什麽時間觀念,對待學業,能拖則拖,完全不懂得善用時間。媛媛平時放學回家首先就是打開電視,一看就是一兩個小時,直到吃晚飯。而作業一直要拖到快睡覺的時候才開始做。自然,她經常做不完作業,隻好第二天早上匆匆趕到學校去補;到了休息日,媛媛最喜歡的就是睡懶覺,有時還結伴外出玩耍,到了約定的時間也遲遲不歸,經常耽誤了休息日興趣班的上課時間。對於女兒這些不善用時間的行為,李女士很是苦惱。

    一次去圖書大廈買書的機會,李女士看到書架裏有一本引導孩子改變壞習慣的書,就拿過來翻了翻,其中正好有一節內容是告訴家長如何培養孩子做事不拖拉的習慣的。就衝這一點內容,李女士就趕緊買了下來,回家如獲至寶般地讀起來。

    一貫雷厲風行的李女士,馬上將“理論付諸實踐”。果然,在采取這個辦法不久之後,媛媛拖拉的習慣有了明顯改善,居然越來越利落了。那麽,李女士到底是什麽好方法呢?

    其實,很簡單,李女士按照書中所說,給女兒的每一項活動都訂立了嚴格的時間表。並且設立了獎懲製度。如果女兒遵守時間表,那麽就會得到相應的獎勵;同樣,如果沒有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該做的事,就要受相應的懲罰。

    為孩子訂立時間表的確是個不錯的辦法,這樣孩子就會在“獎勵”和“懲罰”之間受到一定的激勵和約束,做起事來也就不再磨磨蹭蹭了。

    其實,說到底,讓孩子不拖拉,就是讓他們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除了上麵所說的訂立時間表的方法,你還可以探索更多的方法來達到目的。那樣,你就會擁有一個做事幹脆利落、很有時間觀念的好孩子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