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合理安排預習時間

    有些媽媽們總覺得,孩子學習的時間越多,學到的東西就會越多,預習也是一樣,時間越長越好。其實並非如此,在教孩子預習的時候,你一定要注意,應根據學習計劃中可以提供的實際時間來安排預習,而不是越長越好,尤其不能因為預習的時間過長而擠掉學習其他內容的時間。

    有位博士媽媽,把自己當初的學習經驗用到了女兒身上。從女兒剛升入一年級開始,她就要求孩子回到家後先用半小時左右快速複習當天所學內容,然後再花半個小時到一小時時間做完作業,最後花半小時預習第二天的學習內容。不僅如此,她還為女兒安排了三個環節的秩序,複習是第一位的,作業第二位,預習第三位,必須按照這個流程來做。她的女兒在掌握了這個流程之後,不僅每次都能保質保量地完成,而且對預習時間的拿捏也十分到位,因此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媽媽們應該讓孩子了解,預習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掌握基礎性知識,熟悉教材內容,以求在聽課時更有目的性和針對性。不過在孩子有其他未完成的作業和複習任務的時候,一定要合理有效地安排時間。隻有如此,才能預習和學習兼顧,兩者都做好。

    ☆引導孩子正確對待預習中不懂的問題

    在孩子預習的過程中,勢必會遇到一些不明白的問題。此時媽媽們一定要引導他,不要知難而退,也不要隻想著第二天去問老師,而應該認真思考,看能不能憑借自己的能力弄明白。隻有實在不懂,而且在媽媽們的指導下也無法解決的問題,再留到第二天請教老師。媽媽們還可以教孩子一些預習時的小辦法,比如製作一套預習符號:“﹏﹏”表示不太清楚;“?”表示有疑問;“『』”表示不懂的詞語等,在預習中遇到問題可以用這些符號來標注,以求在老師講解的時候認真聽,直到弄明白為止。

    快樂教子課堂

    雖然說預習不是提高成績的唯一方式,但不預習,就一定會拖後腿。由於預習是對學習內容的初步認識,這當中就會有正確的見解,也會有錯誤的認識。但是,如果能在老師講解的時候認真去聽,發現自己的錯誤並及時糾正過來,這就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更好地掌握學習內容。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